
今天起!昆山人請早1小時吃飯,改變生活方式別再透支身體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
讓每個人都承受著或多或少的壓力
生活中90%的人
都有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
👇
有的人一覺醒來,早中飯合并,甚至一天只吃一頓;
有的人喜歡睡覺前喝刺激的烈酒;
有的人晚上吃飽飯后,還要不停進食各種零食;
……
這樣的飲食習慣
對于你的健康而言
就像是“溫水煮青蛙”
正悄悄透支著你的身體
今天起,昆山人請早吃飯1小時
飲食是所有人都逃不開的話題
可是
同樣是一天三頓飯
為什么有人健康有人患病
有人肥胖有人消瘦
有研究發現,飲食對于癌癥的發病要承擔35%~40%的責任。此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也與飲食密切相關。
不吃就不吃,一吃起來就吃太飽,會打亂胃腸消化的生物鐘,當不吃早餐,或饑餓時,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從而胃酸可侵蝕胃黏膜,加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近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在線報道的一項關于飲食與心血管健康相關性的研究顯示:早飯每延遲1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6%,早飯的進食時間越晚,整體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增加;同樣的,晚飯的進食時間越晚,整體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尤其是在夜晚9點后進餐。
昆山的小伙伴們
請注意!別再透支身體了!
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從今天開始
改變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結構,規律運動
1. 早餐:8:00之前
2023年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習慣早晨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之后吃早飯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更高,高出59%。
2. 午餐:12:30至13:30
2022年發表在營養與飲食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兩餐之間最好間隔4.6至5.5小時,這樣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都更低。如果早上8點前吃完早飯,那么吃午飯就最好在12:30至13:30之間。
3. 晚餐:20:00之前
2021年發表在營養素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晚上20:00前吃完晚飯,各種疾病風險更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高志冬2023年表示,從人體內分泌和消化角度考慮,結合現代人的作息習慣,按照22:00為最佳睡覺時間計算,晚上18:00至19:00點吃晚飯比較合適。
1. 要規律吃:三餐按時
2022年發表在營養與飲食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每天規律三餐的相比,每天只吃一頓的參與者全因死亡率升高30%、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升高83%。
此外,兩餐就餐的時間間隔同樣很重要,與兩餐間隔4.6至5.5小時的相比,時間間隔≤4.5小時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率會升高17%。因此,“按部就班”的一日三餐真的很重要!
2. 控制食量:少吃兩口
老話常說“壽命是從嘴里省出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即使你是一個不胖的人,也能從“管住嘴”中獲得極大的獲益,比如延緩衰老、改善代謝。
其實,只要每頓“少吃兩口”就可以延緩衰老進程。2023年10月,《自然老化》期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熱量攝入量減少12%,足以激活對健康衰老至關重要的大部分生物途徑,可以增強肌肉,并延緩衰老。這相當于在熱量攝入上達到“九分飽”,也意味著每頓飯少吃最后兩口就能達到。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常少瓊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有一定道理。
1. 早上要吃好
經過一晚上的睡眠、消化,起床時胃很空虛,急需補充能量。而這個時候人體的胃腸功能沒有達到最佳狀態,所以早上要吃好是指早上要保證營養充足,營養搭配均衡一點,既含有淀粉類的主食,如面包、粥、餅等,也要添加適當的蛋白質,如牛奶、肉、豆制品等。還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蔬菜。但是,早餐也不適宜過多和過于復雜、太多種類。如果吃得太多太雜的話,胃腸可能不是很適應,不那么容易消化。所以,建議以簡單、易消化、有營養為原則。
2. 中午要吃飽
經過上午的工作、學習,可能已經消耗了很多能量,午餐可以繼續補充一些能量,主食、菜、肉,品種可以稍微復雜一點。
3. 晚上要吃少
晚餐吃得稍微清淡一點,略微素一點,但也要保持營養充足,熱量微低一點,而且盡量選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為了自己的健康
從現在開始
認真對待每一天的三餐吧!
擴散出去!
讓更多人保持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