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昆山市公交公司明確要優化線路、節約公交成本!開啟人享其行新實踐!
《昆山市交通運輸局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中提到(如圖):打造公共交通網,開啟人享其行新實踐。其中涉及到,一、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圍繞軌交11號線主骨架,持續完善公交站點設置及線路走向,新辟學生定制公交、優化微巴招呼站,補強“魚骨狀”高品質公共交通網絡。研究通過加密毗鄰公交班次、延長毗鄰公交服務時長等措施,為滬昆蘇通勤人員提供更優質的出行服務。加強公交出行需求引導,逐步擴大公交服務覆蓋面;二、促進公交降本增效。優化政府購買公交服務辦法,形成以客流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導向,激發企業創新動力。組織編制《公交線網優化導則》,按照“一線一策”提升線路運行效率。推動公交車型差異化、小型化、定制化發展,提升公交出行便利化水平,降低公交運營成本。那請問2024年公交如何優化,要形成以地鐵站為主的“魚骨狀”網絡公交;節約公交成本。 之前我已經提及到相關節約成本的問題,相關人員只是說現有線路不做調整(現26路線路走向是存在問題的,那為什么19點之后該線路基本上就沒人乘坐了呢?地鐵11號線本來就是沿前進路東西方向開行的,26路是從第一人民醫院到中醫院的東西路線,這樣尤其是晚上有幾個人是愿意乘坐26路的,從而導致該線路客流量甚少。公交公司應該解決的是南北向線路,像9路、104路完全可以合并啊,直接從合豐客運站開到市北村客運站,東西方向的乘客可以在“金浦大橋東”或者“順帆北路”地鐵站換乘地鐵啊,這樣南北方向始終會保持一定量的客流;同理像17路、12路也可以南北向合并啊;15路、125路南北向對接。若真這樣一來不就可以確保公交車資源了嗎,同時還可以節省一部分公交駕駛員人力資源,把省下來的車、人力資源運用到其他迫切所需的公交線路中去,豈不是一舉多得嗎?非要弄得現樣12路配備12輛車,9路車配備十幾輛車,104配備十幾輛車,15路配備好多輛車呢,125路配備十幾輛車,17路也配備好多輛車呢!南北一對接資源省下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