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錦繡蘇”·縣域解碼︱昆山:出人意料處,已邁新賽道

“在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
這是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對于“綠洲”的描述,也是對“元宇宙”概念最直觀的演繹。
“屏”下,昆山。綠洲里的“數字烏托邦”,正從虛幻飄渺的夢境轉為可瞭望的現實前景。
24小時不停運轉的大屏上,重點區域實態、人流數量、社區狀態分析等巨量數據不息流轉,賦能城市現代化治理;戴上智能穿戴設備,即使遠隔重洋,也可查看工廠情況進行機械維修,實時驗收貨品;全息投影、體感交互,沉浸式體驗“元昆曲”魅力……在昆山,圍繞元宇宙開發的應用無處不在。
2023年,最熱鬧的是ChatGPT等數據大模型,得到了全球資本的追捧,作為頂流的元宇宙似乎“沉寂”了,為何昆山卻出人意料地堅守?“無論什么模型或者數據,最后都要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從根本上說,元宇宙是AI、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創新,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方向,其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資本的‘降溫’不是壞事,讓我們可以更加冷靜地分析實踐元宇宙產業的實現路徑,做好基礎設施準備和生態共建。”亮風臺集團副總裁兼昆山公司總經理石富義說。
越過未知,在昆山,你可以窺見元宇宙龐大體系的一角。
亮風臺所在的寫字樓樓頂掛著一個巨大的英文字母“AI”,相對而立的另一棟則掛著字母“META”。這里就是昆山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基地——17萬平方米的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云昆大廈)。2023年10月,包括亮風臺在內的首批32家元宇宙企業入駐AI樓。
“當下,我們致力于以AR計算平臺為中心,硬件為抓手,應用為切口,數據為價值,面向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公共安全等行業提供標準化產品與解決方案,打造超實境智慧空間HRIS,彌合‘虛實鴻溝’構建元宇宙基礎設施。”石富義說。業內領先的AR計算平臺HiARSpace、與AR眼鏡融合一體且完全知識產權的AR云產品HiARCloud、發布國內首款雙目AR智能眼鏡HiARGlasses并多代創新迭代……亮風臺在智能制造垂直領域積累數年,正成為昆山元宇宙產業版圖上的一抹亮色。
對于昆山來說,打造元宇宙產業并不是盲目跟風的“冒進”,而是寸積銖累的“鋪墊”。
從以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起家”,到為智能手機配套的電子產業“發家”,再到敏銳察覺時代風潮,開啟以生產智能穿戴設備的“強家”,在昆山,更迭時新的三代產業鏈已非常完善。
“昆山自身產業與元宇宙產業是息息相關的。發展元宇宙產業,昆山具備兩大優勢,一是區域優勢,二是產業優勢。”昆山開發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臨滬第一站”的區域優勢讓昆山加速融入全球元宇宙產業蔓延脈動;7000億級的電子信息和3000億級的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給予昆山加快構建面向未來的產業鏈最大的底氣。
國顯光電生產的AMOLED屏(指以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為主的屏幕)打破了三星在VR顯示屏領域的壟斷,柔性穿戴技術也已經在全力研制中;夢顯電子在硅基OLED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支撐;以供應元器件、結構件為主的丘鈦微電子、科森科技等企業,正積極搶占手機、車載、IoT攝像頭模組領域……昆山擁有規模以上新型顯示企業超過200家,工藝技術全面,產業布局多元,每個產業關鍵環節都有相應的龍頭項目。
水暖鴨先知,風恬草色鮮。雄厚的基礎以及對“規劃新產業”的敏銳嗅覺,讓昆山迅速瞄準元宇宙賽道。2022年12月,《昆山市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發布,明確提出目標: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元宇宙產業先行試驗區、集聚區之一。
“綠洲”已有形,汩汩而至的“活水”讓未來更加令人著迷。202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正式發布,這是國家層面正式出臺的首份關于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這讓昆山探索元宇宙產業,加快重點行業工業元宇宙布局的底氣更為充實。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枝獨秀難成一個產業。
“元宇宙是個很大的概念,包含AI、區塊鏈、虛擬仿真等;拆分來看,元宇宙有很多應用場景,工業、文旅、醫療等都是它大展拳腳的地方;再加上硬軟件,它需要各類企業的‘鏈式’協同配合,共同開發,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產業。”在蘇州黑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倩鋒看來,“鏈”是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核心。
昆山深諳“同行并進”的作用效果。
“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昆山市科技局負責人這樣描述“布局之道”。他們將原本不同區域的同類產業集中到一起,一樓的供應商通過電梯只要半分鐘就可以將產品送上樓,實現上下游的對接。運用政府信息平臺,昆山還幫助企業在本地、蘇州甚至長三角地區,從應用、產銷上尋找“鏈”上合作伙伴。亮風臺和黑湖就是這樣迅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行人”。
如今,黑湖研制推出的產品可以迅速在不同場景下得到有效“試煉”。“江蘇是制造業大省,我們的用戶囊括了大中小型制造業。‘黑湖小工單’幫助中小型制造業、特別是產值在1個億以下的制造業開啟數字化第一步;‘黑湖智造’幫助中大型制造業做場內和多場協同;‘黑湖供應鏈’幫助頭部制造業和大的供應制造集團解決供應商管理問題。”王倩鋒說。
“亮風臺做的是元宇宙的入口技術,我們的算法底座要依托他們的產品來進行展示。”昆侖智匯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陸薇介紹。昆侖數據主打工業機器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主要業務是與工業企業攜手構建數據驅動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目前已服務清潔能源、顯示面板、高端電子、鋼鐵冶金、新能源商用車、動力裝備等多個領域。
產業新形態也讓黑湖打破了生產管理和供應鏈協作中的“信息孤島”,與園區不少專注數字孿生領域的企業達成了上下游合作,同時為開發區推薦相關“鏈主”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元宇宙企業集群。自落地昆山以來,黑湖已助力昆山科森醫療、供美香食品、昆山機器人模具科技等50余家制造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目前,已與近20000家大中小型制造企業建立合作,涵蓋塑料包裝、食品飲料、化工制藥、汽車制造、家電電子等行業,客戶足跡遍布中國以及東南亞。
日前,一家知名公司發布的最新型頭戴智能設備,引起了全球玩家的熱議和搶購。強大的性能、極佳的視界、順暢的體驗,讓它比以前所有同類設備更為突出,是一個“進化”了的“物種”。這款設備中,很多部分來自昆山研發和制造。
“智能穿戴設備正迎來革命性變革的前夜。很快,我們會面臨這樣一個體驗,你無需買機票去巴黎,只要一個簡單的穿戴設備,就可以立刻‘置身’香榭麗舍大街,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尋找自己心儀的那款,看款式、觸摸質地,甚至聞其味,然后放入購物車中付款,幾天后,商品就會運到你手中,全過程與現實中沒有區別。”蘇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書記周偉接受新江蘇傳媒記者采訪時,描繪了元宇宙巨大應用中的一個小場景,“這背后,就是支撐它的龐大產業,硬件、軟件、算力、服務……每一板塊都不可估量。”
這個不可“估量”已經得到了印證。2023年,昆山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千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3.3%,實現量質齊升,成為穩定“最強縣”經濟增長和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
昆山登頂,憑借現有的產業,完全可以繼續領跑,為何又另起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