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里就能做CT,昆山市一醫院方便患者再出新招
近日,昆山市一醫院神經外科應用復合手術室為一名患者成功切除顱內腫瘤,切除腫瘤后在手術室完成CT掃描,大大縮短了治療的時間窗,提高了手術治療的精準度,減少了患者的痛苦,確保了患者的安全。

官女士,60歲,2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頭痛,近期加重,到昆山市一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磁共振(MRI)示:右側額葉見一類圓形異常信號腫塊影,大小約46*46*51mm,邊界清晰、光整,周圍大片水腫。立即安排住院治療。神經外科張曙光主任團隊經過術前充分評估,經過近5小時手術,完整的保護了后大腦中動脈并順利切除腫瘤,切除腫瘤后立即在手術室完成術中CT掃描,未見明顯異常,送回病房,官女士現已康復出院。


提到“復合手術室”
大家一定感覺高端又陌生
“靈魂發問”不禁脫口而出
什么是復合手術室?
復合手術室與傳統手術室有啥區別?
接下來
一起一探究竟吧!

Q1
什么是復合手術室?
復合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Room,Hybrid-OR),這里的“復合”是把手術室和高精尖的醫療設備結合起來,比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等,可以程度減少病人的創傷和痛苦,既能夠滿足病人需要,又促進了現代醫學的發展。
Q2
復合手術室與傳統手術室有什么區別?
復合手術室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學科壁壘,比如急診來了一位多發傷患者,復合手術室的滑軌CT能立即診斷出患者的外傷部位,如果患者失血過多,可以通過血管造影機(DSA)介入止血,爭取黃金搶救時間。
對于疑難急危重癥患者,很多患者病情復雜多樣,需要多學科協作,復合手術室有著天然的優勢。在復合手術室里面,各科外科醫生可以同臺手術,同時完成。以前在不同手術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術,現在合并在一個手術室里一次完成,實現一站式術前診斷、術中治療、術后評估的手術室。
復合手術室一改往日“費時、費力”的“單打獨斗”模式,搖身變成“聯合作戰”,真正做到了1+1>2的效果。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


勇于創新 精益求精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創建于1980年,逐步發展壯大后獨立成科,2007年成為昆山市臨床重點專科。科室設置標準病區床位45張;有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2名;博導1人、碩導4人;博士4名,碩士9名。
科室熟練開展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和神經內鏡微創手術,完成聽神經瘤、垂體瘤、顱內動脈瘤夾閉等手術,開展神經介入手術如動脈瘤栓塞術等,在重型顱腦損傷救治方面積累豐富經驗。
2010年,科室獲醫院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簡稱國自然)截至目前,共獲國自然項目5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級、江蘇大學和蘇州市級課題多項。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或參與發表SCI論文62篇。科室承擔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本科生等培養工作。
科室于2005年與上海華山醫院開展技術聯盟合作,逐漸建立與江蘇省人民醫院、蘇大附一院神經外科的合作,為市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神經外科門診安排
周一:張曙光主任醫師
周二:楊鑒主任醫師、程峰副主任醫師
周三:石磊主任醫師、何豹主治醫師
周四:周金方主任醫師 貢偉一副主任醫師
周五:潘天鴻主任醫師
周六:王文明主任醫師 劉華副主任
周日;李曉良副主任醫師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