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江蘇省2024年度節地模式(技術)
十大先進典型案例公布
昆山開發區咖啡生豆倉儲分撥中心項目
成功入選
昆山開發區咖啡生豆倉儲分撥中心項目位于昆山開發區外河徑路以南,桃園路以東,合計占地48.54畝。
▲亞太咖啡生豆分撥中心
項目地塊原為山富紙業(昆山)有限公司和昆山正威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相連的部分未開發地塊,由于產能落后,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升。2022年由政府牽線、企業商洽,通過“結余土地分割轉讓+國資回購+合并宗地”的模式,將兩家企業的低效地塊嫁接轉讓給昆山綜合保稅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咖啡生豆倉儲分撥中心項目,補齊綜保區咖啡產業轉型中關鍵功能,激活存量土地要素,精準保障產業更新用地需求。
項目總投資3.85億元,更新后總建筑面積約4.8萬方,容積率達1.5,盤活存量土地48.54畝,建有2座國內首個專業化與標準化的多層恒溫恒濕智能倉庫,可同時存儲咖啡生豆4.7萬噸,及1座帶地下停車的智能化管理辦公綜合樓。昆山亞太咖啡生豆分撥中心是全國第一個專業化、標準化的咖啡交易分撥中心,服務于區內100 余家國際咖啡頭部企業,滿足區內近 80%保稅生豆烘培量的倉儲、物流調配需求。
節地模式(技術)特征
緊扣咖啡生豆倉儲物流功能加固補強的目標,針對企業約50畝土地的生產需求,強化集體會商和項目準入,最終鎖定山富公司和正威公司連接處共48.54畝低效用地作為定向產業功能更新地塊,放大“1+1>2”的土地利用效益。
針對項目在空間尺度、荷載要求及配套設施等方面的需求,綜合消防、環保、安全、交通等因素,為項目制定了“結余土地分割轉讓+國資回購+合并宗地”的再開發方案,合并宗地后進行定制化規劃與設計,最大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與產出效益。
更新前先行介入地塊研判,確保項目方案與存量地塊相匹配;更新中加快并聯預審,及時辦理地塊分割轉讓與并宗;更新后落實全生命周期監管,確保項目按期開工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二期正在開工建設中。
產業更新深耕細作
“亮劍”低效存量土地
面對城市存量發展階段需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始終堅持做足低效用地再開發的“文章”,協調推進各項工作,釋放“耦合效應”,深入探索更新盤活賦能存量土地的新路徑,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為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地方實踐經驗。
來源:昆山自然資源和規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