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時刻 | 氣道堵成“一線天”,昆山市一醫院呼吸介入技術緊急疏通
近日,昆山市一醫院為一位70歲的患者實施內鏡下呼吸介入氣管內病灶消融切除術+氣管支架置入術,成功解決了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
癌癥復發,呼吸困難
林先生,70歲,既往有惡性淋巴瘤病史已達六年,近日因“突發呼吸困難兩天”送至昆山市一醫院急診室搶救,經詳細檢查,發現聲門下緣及氣管近端管口新生物生長,隨時可能出現氣道完全阻塞,導致窒息死亡。



充分研判,制定方案
林先生病情極為復雜,新生物病灶處于氣管高位,常規氣管插管可能有大出血的風險,而且腫瘤部位特殊亦不適合經皮氣管切開,這無疑加大了手術和麻醉的難度,術中稍有不慎則會出現大出血,從而引起窒息死亡。
經多次多學科討論,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李濤主任醫師團隊制定了詳盡而周密的治療方案,決定分次實施內鏡下呼吸介入氣管內病灶消融切除術+氣管支架置入術。


術中精準穿刺,微波消融毀損病灶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李濤主任醫師團隊第一時間在局麻下行氣管鏡急診探查,見患者聲門下2CM氣管內腫瘤新生物完全梗阻,管腔呈“一線天”狀,他小心翼翼的在高頻電下消融+圈套部分腫瘤病灶,使得患者呼吸困難顯著改善,血氧飽和度回升到正常值,緊接著予以二次手術。
在麻醉科的全力協助下,李濤主任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手術過程緊張而有序,聯合多種呼吸介入操作,電光火石之間,徹底清除梗阻新生物,同時完美的植入了氣管支架,完全打通了阻塞氣道,林先生的喘憋癥狀得到了完全緩解,手術的成功,為林先生后續進一步的全身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術后一周,林先生康復出院。
市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經過多年來不斷探索創新,能夠獨立開展關于呼吸介入治療的各項三、四級手術,在省內及蘇州同級別醫院居領先水平,科室將繼續為昆山及周邊地區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經支氣管鏡下激光聯合冷凍、高配電消融切除氣管、肺內病灶及氣管支架植入術,是呼吸介入診療技術中難度和風險較高的手術之一,屬于復雜的氣道介入四級手術。其適應癥為各種原因引起的氣道狹窄,多由良性氣道疤痕反復增生、外壓或者惡性腫瘤梗阻引起,處理不及時或者術中治療不當則會導致窒息或者大出血,風險極高,屬于呼吸疾病中的典型急危重癥。
近年來呼吸介入診斷技術發展迅猛,是呼吸病學精準微創診療的一門重要學科,可利用各種手段靶向消除病灶,大幅提高呼吸學科解決急危重疑難問題的能力,是體現呼吸專科診療水平的最重要表現之一。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創建于1994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首批蘇州市臨床重點專科,2006年成為蘇州市重點專科,2018年晉級為蘇州市醫學重點學科,2019年獲中國咳嗽聯盟成員單位, 2019年通過三級醫院PCCM全國規范化建設項目達標單位,2023年成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科室開放病床63張,現有各級醫師19 人,其中主任醫師5人,教授1人,副主任醫師 5人;博士3名,碩、博士導師2名。蘇州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學科帶頭人1名;蘇州市醫學會睡眠障礙分會副主任委員1名;昆山市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江蘇省雙創人才1名。
專科目前能夠開展三級醫院的一般技術和核心技術項目,常規開展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無創及有創呼吸機治療,疑難肺部感染的精準病原學檢測,肺惡性腫瘤的規范化診療;超聲支氣管鏡下的EBUS-TBNA,EBUS-GS-TBLB等診斷技術,支氣管鏡下的冷凍、APC、高頻電刀治療,球囊擴張治療,以及支氣管鏡下的支架植入,內科胸腔鏡下診斷胸膜相關疾病,氣道呼出氣炎癥因子檢測,睡眠呼吸障礙性相關疾病的診治等。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