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我也隨便聊聊
也沒有炫耀的意思
只是用我們兩代人的經歷告訴大家:順其自然。我兵希中學畢業,初中畢業考考砸了,那時候能上昆震,就是自費,我爸媽秉著考哪上哪的原則,我無緣當我娃的學姐。大學去了江蘇大學,拐回來我老公
生了還算聰明漂亮的大寶
小學因為我們住市里,所以娃在市里讀小學,后面聽我同事說升學率低,她建議我把娃弄秀峰,通海,后面太忙了,等我們想起來,我們就只報了個名,沒有上傳證書,秀峰連考試的機會都沒給我們。通海,蘇外,都沒考上。后面發現了可以讀鄉鎮分配生,離家近,還可以拼一下。沒想到這一決定,在初中第一學期就給了我一個意外驚喜,本來,我只打算娃考上高中就行,沒想到有這么大一個彩蛋,年級第一,蘇州市三好學生
我們的瞬間期望值變高了。不能說整個初中階段順風順水,初二掉到了年級30,后面娃調整了一下,初三又回去點了,就這樣,三年前,昆中分配生上線。高中分科有點分歧,娃鬧著要考文科,我們這對理科生父母不理解,但也最終妥協了,畢竟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我們不是天賦型選手,所以不和那些清北苗子比,作為普通的孩子,娃努力了,雖然有一科考砸了,但是還是比我們夫妻兩強一些。我們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去補什么課,也沒有租房陪讀,娃住了三年宿,未來還要住四年。這十二年走來,散養的也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