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一個喜歡的專業,不管什么學校
在學歷為王的時代,有個好大學,就是有了個好出身,職業發展道路上就走上了先發平臺優勢。
但是在如今的環境下,經濟疲軟,大量擴招累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猛烈沖擊已有經濟模式,大學的教育層級差別將被迅速拉平。
高學歷,好學校,并沒有任何保障帶來好的職業發展。各種填報志愿咨詢服務興起,就反應了這個另人焦慮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在吃原有的學歷紅利的魚尾巴,刺多肉少。
各路大神給出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甚至有專家名人說,不要報技術類專業,因為現有技術都會被替代,要報看起來最沒用的人文類專業,這些屁話,聽起來就是個沒邏輯的愚蠢至極,就不評論了。
今年有個小孩讓我幫忙填報志愿選專業,我有點懵,研究了一下,才明白如今的志愿填報邏輯,沒有一本二本的區分,只有所謂平行志愿,按分數高低程序化投檔,如果不接受專業調劑大概率會滑檔,實際錄取機會只有一次。無形之中,給各個學校用分數畫了很細的檔次。然后投檔后,專業選擇權就是學校說了算。
實際上,各個學校的所謂差別,真的可以用分數高低來簡單評價嗎?根本就不可能,越是復雜的事物,緯度就是越多。以前還能區分一下,重點和一般,一本二本,現在區別不了。各個大學,也像城市搞創建一樣,拼命提高各自的檔次。
搞清楚狀況,志愿就好填了,我給出了建議:不考慮學校的差別,不考慮就業問題,選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保證十拿九穩能錄取的。
至于對就業的憂慮,學歷已經不值錢,值錢的是個人的能力素養、認知水平,專業技能可能會被替代,能力素養是會讓你勝人一籌。
但是在如今的環境下,經濟疲軟,大量擴招累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猛烈沖擊已有經濟模式,大學的教育層級差別將被迅速拉平。
高學歷,好學校,并沒有任何保障帶來好的職業發展。各種填報志愿咨詢服務興起,就反應了這個另人焦慮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在吃原有的學歷紅利的魚尾巴,刺多肉少。
各路大神給出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甚至有專家名人說,不要報技術類專業,因為現有技術都會被替代,要報看起來最沒用的人文類專業,這些屁話,聽起來就是個沒邏輯的愚蠢至極,就不評論了。
今年有個小孩讓我幫忙填報志愿選專業,我有點懵,研究了一下,才明白如今的志愿填報邏輯,沒有一本二本的區分,只有所謂平行志愿,按分數高低程序化投檔,如果不接受專業調劑大概率會滑檔,實際錄取機會只有一次。無形之中,給各個學校用分數畫了很細的檔次。然后投檔后,專業選擇權就是學校說了算。
實際上,各個學校的所謂差別,真的可以用分數高低來簡單評價嗎?根本就不可能,越是復雜的事物,緯度就是越多。以前還能區分一下,重點和一般,一本二本,現在區別不了。各個大學,也像城市搞創建一樣,拼命提高各自的檔次。
搞清楚狀況,志愿就好填了,我給出了建議:不考慮學校的差別,不考慮就業問題,選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保證十拿九穩能錄取的。
至于對就業的憂慮,學歷已經不值錢,值錢的是個人的能力素養、認知水平,專業技能可能會被替代,能力素養是會讓你勝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