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醫真相丨是不是抽搐就一定是癲癇?
是不是抽搐,口吐白沫就肯定是癲癇?
癲癇突然發作該怎么辦?


癲癇(Epilepsy)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其特點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反復發作的癲癇發作。這些發作可能表現為短暫的意識喪失、肢體抽搐、行為異常或感覺障礙。癲癇發作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可以是由遺傳、大腦損傷、感染、中風、腫瘤、中毒、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的。
癲癇發作可以根據發作時大腦的電活動和臨床表現分為多種類型,包括部分性發作(局限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部分性發作起源于大腦的一個特定區域,而全面性發作則涉及大腦的兩個半球。


不一定。抽搐是一塊或一組肌肉發作性短促而快速的抽動,實際上,除了部分癲癇發作會有抽搐的表現,很多疾病的發生或發作也會有抽搐的情況。比如以下幾類常見情況。
高熱驚厥
一般常見于小兒,小兒發燒體溫超過39攝氏度以上時,就容易發生高熱驚厥,常常會伴有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強直性和/或痙攣性的抽搐,同時還有口吐白沫、大小便**等癥狀。部分患兒,后期會可能轉為癲癇發作。
狂犬病
狂犬病發作時,癥狀多樣,除了典型的恐水、怕風等,還會伴有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如定向力障礙、幻覺、痙攣發作、呼吸困難等,并伴有全身性抽搐或局部性抽搐。
低鈣抽搐
這種情況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常見的是腓腸肌痙攣,夜間睡覺時容易出現,補鈣可以減少抽搐的發生。
除了以上情況外,低血糖、心臟問題、代謝紊亂、寒顫,甚至緊張或恐懼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導致抽搐和全身抖動。所以,造成抽搐的病因很多,所以抽搐發生≠癲癇!

1.視覺先兆
看到運動或靜止的黑點、閃光、光圈、光點、火花或彩色的東西等,甚至更復雜的視幻覺,如物體大小、距離或形狀發生變化。
2.嗅覺先兆
聞到如燒焦的橡膠味、硫酸、腥味等難聞刺鼻的味道,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可詢問身邊的人有沒有同樣的感受,以區分氣味是否真實存在。
3.軀體感覺先兆
突然出現身體的麻木感、針刺感或皮膚異樣感覺,有時還會有感覺遲鈍甚至感覺缺失的癥狀。
4.聽覺先兆
聽見鳥蟲鳴叫聲、機器聲或者鈴鐺聲等,但實際上這些聲音并不存在。
5.味覺先兆
感到口中有苦、酸、甜、膩等不舒適的味道,或本來熟悉的味道變得不一樣。
6.精神性先兆
包括錯覺、幻覺等精神異常現象。患者可能會看到或感覺到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和場景。
7.情緒先兆
患者可能會突然出現焦慮、不安、壓抑、驚慌等異常情緒。其中驚恐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先兆。

1.保證患者安全

迅速將患者周圍的硬物、銳器等可能造成傷害的物品移開,避免患者在抽搐過程中受傷。如果患者已經倒地,不要強行移動,而應就地讓其平躺,避免在移動過程中加重傷害。
2.保持呼吸道通暢

將患者翻轉至側臥位,以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導致窒息。同時,頭部應偏向一側,有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及時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或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3.避免意外傷害

不要在患者嘴里放置任何東西,以免造成損傷或誤吸。在患者抽搐時,不要強行按壓其身體,以免造成骨折或脫臼。應輕輕扶住患者,以防其跌倒或撞傷。
4.觀察并記錄

密切觀察患者的發作癥狀,如抽搐部位、持續時間、意識狀態等,以便后續向醫生提供準確的病史信息,這對于評估病情和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5.及時就醫

在患者發作后,應持續監護其生命體征和意識狀態,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如果患者是首次發作或發作癥狀較為嚴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救助。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