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淀山湖鎮:奔赴一體化的“星辰大海”
一條淀山湖,將上海青浦區和昆山淀山湖鎮聯系在一起。一湖碧水源源不斷地滋養著兩岸人,一項重大發展戰略更讓淀山湖鎮與青浦區的融合發展更緊密,激蕩起發展的新浪潮。
“改革再出發 奮進新征程”
區鎮行全媒體新聞行動
走進淀山湖鎮
淀山湖鎮黨委書記
徐俊
淀山湖鎮*下*持續放大“沿滬臨湖”區位及生態優勢,積極樹立“淀小二”營商服務品牌,鉚足干勁、全心全意謀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以“產業精美”為特色的產業轉型、創新發展之路。
“公司總部在淀山湖、運營中心在上海,銷售遍及50個國家和地區……”在思凱林家居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映明的眼中,淀山湖鎮位于長三角中心地帶,這里有適合企業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
2007年,集團董事長張劍剛領著一支10人小團隊,在淀山湖鎮一個出租房內成立了思凱林家具有限公司。扎根淀山湖鎮,思凱林家具已從籍籍無名的小工廠發展成全球知名家居集團。如今,思凱林擁有現代化的制造和物流體系,創造了3000+全球銷售網點、全年銷售15億元的傲人佳績。
通過思凱林家具的發展,即可以窺見其中蘊含的長三角協同發力、聚勢而強的邏輯。作為昆山全面接軌上海發展的前沿陣地,淀山湖鎮圍繞構建“2+3+X”現代化產業發展格局,聚焦低空經濟、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新賽道,大力招引一批具有專精特新發展潛質的企業。
2022年落戶淀山湖鎮的峰飛航空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一落地便“起飛”。今年,由峰飛自主研制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先后完成全球首次跨城跨海(深圳至珠海)演示飛行,向大眾描繪了未來低空經濟出行和文旅觀光的現實圖景。當前,淀山湖鎮正在旅游度假區的支持下,積極規劃并加速推動峰飛航空產業園項目早日開工,希望在各種應用場景里讓各種“飛機”飛起來、用起來,加快打造低空經濟小鎮。
一項一項攻堅推進、一個一個抓好落實。在淀山湖鎮,新項目接連“上馬”,“老”項目不斷增資。投資1.5億元的威猛工業自動化系統(昆山)有限公司工廠擴建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企業負責人表示:“威猛之所以增資擴產,是堅定看好淀山湖鎮的發展環境及中國市場的活力,增資項目預計2025年底投產,未來產值將擴大兩倍。”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加持下,淀山湖的產業發展加速轉型。過去,淀山湖的產業只顧著埋頭在布頭、木頭、石頭。現在,則奔跑在低空經濟、生命健康等新賽道。通過區域合作,淀山湖鎮與上海的地緣親近逐漸變成了發展脈搏上的同頻共振。目前已吸引非凡生命科學產業創新中心、峰飛綠色航空產業園等一批長三角地區的優質項目落戶淀山湖。
“這里一線臨湖,交通便利,距離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約20分鐘車程……”作為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的一名員工,孫穎在綜合考慮出行、環境、購物等諸多因素后,決定入住淀山湖鎮度假區社區。如今,上班“練秋湖”,住在“淀山湖”已成為華為員工優選。
搶抓機遇,淀山湖鎮當仁不讓。今年10月,位于上海青浦區的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投入使用。作為華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研發基地,將吸納近4萬名華為研發人才和上千名全球頂尖科學家入駐。淀山湖鎮在第一時間集合優勢資源,聚焦重點需求,加快形成一個專班、一份問卷、一張地圖、一個平臺、一份方案 “五個一”工作機制,全方位服務“練秋湖”,推動淀山湖與練秋湖緊密合作。
華為是引領中國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在淀山湖人看來,對接華為就是對接最大的創新。淀山湖鎮積極做好出行、生活、游購娛 “三項配套”。尤其是出行方面,在開通公交專線C12、華為通勤專線K01基礎上,積極探索水上、空中等出行可能。并加快喜來登、雅樂軒、萬達文華等高端酒店建設,促進沿湖品味提升。

▲研祥五星級喜來登酒店建設現場
千方百計將華為員工“引過來”,將創新人才“留下來”,將創業項目“聚起來”。淀山湖鎮打造以華為為核心的創新集群,規劃“1+2+N”配套科技產業園布局:以銥工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為“1”個核心園區,神州數碼科技創新產業園、研祥智谷文化創意產業園為“2”個先行孵化區,“N”個儲備園區,鼓勵華為相關產業上下游項目集聚。
通過跨區域協同,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通過學習借鑒先進發展模式,淀山湖鎮推動全鎮工業用地提檔升級,前期片區式推動沿滬“π”型工業區逐步向科創集聚區轉型,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利用首期4.5平方公里工業土地,采取“數據得地”“工業上樓”等途徑,打造優質科創空間,推動區域產業共赴“星辰大!。
注重發揮沿滬臨湖優勢,通過以水為媒,以湖聚產,以湖興業,加快形成“淀山湖發展”的鮮明特色。淀山湖將不斷探索“科創+文旅”發展新模式,深度融入“環淀山湖創新綠核”“虹橋商務區動力核”,爭取納入“跨省域高新區戰略規劃”范圍。有理由相信,將有更多的高精尖項目落地,淀山湖的產業格局也將迎來新的蝶變。
冬日的陽光灑在湖面上,風光旖旎,光影交錯,給湖畔的風光增添了一層夢幻般的光輝。每當空閑時,吳瓊博士就喜歡在淀山湖畔散步。2022年,歸國博士后吳瓊帶著自己的石墨烯銅項目,在“人生地不熟”的淀山湖鎮開啟了創業之夢。
湖,是宜居、生態的象征,也最考驗國土空間綜合治理。緊扣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結合共建“世界級湖區”目標,淀山湖鎮積極編制《淀山湖鎮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協同推進崧澤高架西延、嘉青昆快速路、黃浦江路南延等道路改造,規劃打造蘇淀滬城際鐵路“TOD戰略核心”,進一步提升城鎮國際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前來。
俗話說:“一路通則百業興。”帶著兩地居民的共同期盼,2018年,淀山湖鎮錦淀公路對接上海崧澤大道建成通車,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打通的首個“省界斷頭路”項目,為跨省互聯互通提供了“樣板”。為方便兩地居民通行,彩虹橋與環湖大道實現互聯互通,淀山湖鎮內4條過境省際公交線路,不斷提升區域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滿足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

▲曙光路對接上海復興路
一系列跨區域合作和互惠措施不斷釋放。書寫流域共治“水文章”,淀山湖鎮持續推進聯合河湖長制,積極構建“青昆吳嘉”一體化協作機制,保障區域水環境質量;尋求社會治理“最優解”,與上海毗鄰區鎮,簽訂平安共建框架協議,著力加強臨滬毗鄰區域社會治理水平;積極發揮“文化走親”“理論走親”載體優勢,通過書畫交流、理論聯學等織就紐帶、搭建橋梁,激發兩地區域合作的動力和潛力。
汽車行駛在淀山湖畔:音樂廣場、真愛碼頭、六如墩……環湖大道如同一條“大動脈”,把沿線主要旅游景區景點、主要產業和資源節點等串點成線,有效拓寬了文體旅融合。近年來,淀山湖鎮積極發展湖區度假游、休閑游,創新開發追日馬拉松、淀山湖(昆山)國際露營節、稻田音樂會等具有產業鏈互融、長三角互動的文旅融合產品,努力讓淀山湖成為八方來客“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度假天堂。

城市更新就是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淀山湖鎮一方面重點關注“一老一小”,推進“樂齡服務”“兒童友好”全域化建設;另一方面,不斷加強文化“軟實力”,加快推進錢七虎院士足跡館、歷史文化街區四期等項目建設,打造“音樂小鎮”“戲曲之鄉”等主題IP,寫好千村故事,激活水鄉文化基因,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詩與遠方”。

從“一路暢行”到“幸福共享”。當下的淀山湖正爭分奪秒、開足馬力,不斷擦亮“產業精美、生態優美、城鄉合美、百姓善美、文明悅美”的“尚美淀山湖”名片。在時空變幻的鏡頭里,圍繞著湖與城,淀山湖鎮將上演一場場現代生活的時尚演繹、經濟發展的活力釋放和商旅文化的繁榮興盛。
我們期待,我們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