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微熱點】有“景”即“景區”?網紅打卡地拍照收費合理嗎?
“你可以看,但是拍照就要收費”
近日,重慶一店家要求拍夜景游客付費
引發網絡熱議
近日,一名游客稱在重慶某網紅店外的平地拍照時,被工作人員要求收費。網傳視頻顯示,該網紅店所在位置可俯瞰城市夜景,店外有一片平地,擺有數套桌椅。游客稱自己在邊緣處進行拍攝,有人前來提醒:“你可以站在這里看,但是拍照的話就要收費。”該游客表示,商家無法證明這塊平地屬于其經營范圍,他認為要求強制消費后才能在此觀看夜景和拍照的行為不合理。
△該店鋪團購頁面
對此,有網友稱
在店外公共區域也要收費?商家太“霸道”
也有部分網友認為
只要商家明碼標價,管理此區域
消費者完全可以自愿選擇
隨后,多方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租賃合同上已寫明這塊區域屬于他們的經營范圍。關于拍照收費的情況,商家表示,“這塊場地有運營費用和人工費用,員工也都有工作上的付出。該顧客執意在此拍攝,店里當晚已經報警,警察也批評了工作人員的溝通態度,目前此事還在處理中。”
商家租賃土地改造觀景臺,只要在其經營范圍內且明碼標價就是可以的。
這片地方一部分是村民自己的土地租賃給商戶,之后商戶對其進行改造后開店,該所無法管理場地問題,只能管理該商戶的食品安全。
商家究竟有沒有權利
對店外公共區域拍照進行收費?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馬麗紅律師表示,該網紅店是否可以對游客拍攝收取費用,首先要看游客的拍攝地是否在其經營場地范圍內,如果并不在其經營場地,則商家無權收取費用;反之,如果在其經營場地,且明碼標價,收取費用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商家租賃場地并進行經營是有成本的,占用其場地拍照對經營有一定影響,因此對于占用其場地的游客收取一定的費用存在合理性,當然,商家收費多少也要符合價格法等法律規定,不能漫天要價。
事實上
游客在景區拍照遭遇收費
引起的爭議事件不在少數
馬麗紅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規定,景區的設置和管理都是有條件的,不是有“景”即可成“景區”。景區的設立應當按照相關法規取得規劃審批手續,必要時,應當向公眾召開聽證會,否則就涉嫌違法違規。城市景觀通常不屬于旅游法意義上的景區,屬于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觀看城市景觀不應收費,但如果進入到特定的經營區域則應區分具體情形進行分析。
如今,網紅景點“打卡”拍照已經成為游客們的常見行為。馬麗紅指出,對于景區收費,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我國旅游法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的門票以及景區內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費項目,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擬收費或者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征求旅游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
“法律和行業規范具有概括性和滯后性的特點,不可能包羅社會生活中所有具體場景,但是,法律和行業規范自有其基本原則,比如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原則等。商家和游客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商家應合法經營,不得亂收費;游客也應有邊界感,尊重商家的經營利益。有關部門也應加強引導,對不合法的收費進行及時查處,另一方面,對商家合法的經營權利也應進行必要的保護。”馬麗紅說。
“五一”假期將至
不少消費者早已按捺不住躁動的心
但是,不管計劃去哪“打卡”
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都不能忽略
遇到糾紛,請依法、理智維權!
來源:尚法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