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廣大網民信息員的感謝信——“學位法草案”建言獻策已被采納
2023年9月,昆山基層立法聯系點接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草案)》意見的工作任務后,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過程中,昆山論壇立法信息聯絡站大力宣傳草案、積極發動各方、廣泛收集意見、及時完成上報!多位網民信息員的優質建議被國家立法機關認可,相關內容將在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中予以體現。
對于廣大網民信息員的貢獻,我們想要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每一位網民信息員的付出都意義非凡。你們積極分享的信息、獨到的見解以及建設性的意見,如同一股股清泉,匯聚成推動進步的洪流。因為那都是你們用心的體現,當看到那些被采納的意見轉化為實際的改進與優化時,我們內心充滿了欣喜與感動。你們的參與讓我們深知,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智慧擁有無盡的力量。
昆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也向網民信息員們發來了感謝信,感謝每一位網民信息員的建言獻策,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在此,由衷地鼓勵廣大網民信息員們繼續保持這種積極參與的熱情。無論是對某個具體事項的看法,還是對整體發展的思考,都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因為你們每一個小小的建議,都有可能綻放出絢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參與不僅僅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更是服務國家和地方立法、推動地方民主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接下來,還要特別宣傳一下本次至關重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它涵蓋了學位的標準、程序、監督等諸多方面,確保了學術的嚴謹性和公正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我們能更好地保障學子們的權益,激勵他們追求卓越,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主要內容吧!這部法律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學位授予工作,保護學位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學位質量,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包括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等類型,按照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等授予。
第三條 學位工作堅持中國共**的領導,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促進創新發展,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第四條 擁護中國共**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公民,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學習或者通過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接受教育,達到相應學業要求、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水平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申請相應學位。
第五條 經審批取得相應學科、專業學位授予資格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為學位授予單位,其授予學位的學科、專業為學位授予點。學位授予單位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相應學位。
第二章 學位工作體制
第六條 國務院設立學位委員會,領導全國學位工作。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和委員若干人。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由國務院任免,每屆任期五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立專家組,負責學位評審評估、質量監督、研究咨詢等工作。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學位管理有關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學位管理有關工作。
(一)審議本單位學位授予的實施辦法和具體標準;
(二)審議學位授予點的增設、撤銷等事項;
(三)作出授予、不授予、撤銷相應學位的決議;
(四)研究處理學位授予爭議;
(五)受理與學位相關的投訴或者舉報;
(六)審議其他與學位相關的事項。
學位評定委員會可以設立若干分委員會協助開展工作,并可以委托分委員會履行相應職責。
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決議,應當以會議的方式進行。審議本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列事項或者其他重大事項的,會議應當有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決議事項以投票方式表決,由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三章 學位授予資格
第十二條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申請學位授予資格,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符合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等教育發展規劃;
(三)具有與所申請學位授予資格相適應的師資隊伍、設施設備等教學科研資源及辦學水平;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級學位委員會可以根據前款規定,對申請相應學位授予資格的條件作出具體規定。
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由省級學位委員會組織審核,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
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審核,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
審核學位授予資格,應當組織專家評審。
負責學位授予資格審批的單位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決議,并向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少于十個工作日。公示期內有異議的,應當組織復核。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可以根據國家重大需求和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需要,對相關學位授予點的設置、布局和學位授予另行規定條件和程序。
第四章 學位授予條件
第十八條 學位申請人應當擁護中國共**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
學位申請人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學習或者通過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接受教育,達到相應學業要求、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水平的,由學位授予單位分別依照本法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一條規定的條件授予相應學位。
第十九條 接受本科教育,通過規定的課程考核或者修滿相應學分,通過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等畢業環節審查,表明學位申請人達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學士學位:
(一)在本學科或者專業領域較好地掌握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從事學術研究或者承擔專業實踐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二十條 接受碩士研究生教育,通過規定的課程考核或者修滿相應學分,完成學術研究訓練或者專業實踐訓練,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或者規定的實踐成果答辯,表明學位申請人達到下列水平的,授予碩士學位:
(一)在本學科或者專業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二)學術學位申請人應當具有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能力,專業學位申請人應當具有承擔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一條 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通過規定的課程考核或者修滿相應學分,完成學術研究訓練或者專業實踐訓練,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或者規定的實踐成果答辯,表明學位申請人達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博士學位:
(一)在本學科或者專業領域掌握堅實全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二)學術學位申請人應當具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能力,專業學位申請人應當具有獨立承擔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
(三)學術學位申請人應當在學術研究領域做出創新性成果,專業學位申請人應當在專業實踐領域做出創新性成果。
第二十二條 學位授予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規定的條件,結合本單位學術評價標準,堅持科學的評價導向,在充分聽取相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各學科、專業的學位授予具體標準并予以公布。
第五章 學位授予程序
第二十三條 符合本法規定的受教育者,可以按照學位授予單位的要求提交申請材料,申請相應學位。非學位授予單位的應屆畢業生,由畢業單位推薦,可以向相關學位授予單位申請學位。
學位授予單位應當自申請日期截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審查決定是否受理申請,并通知申請人。
經專家評閱,符合學位授予單位規定的,進入答辯程序。
學位論文或者實踐成果應當在答辯前送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審閱,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獨立負責地履行職責。
答辯委員會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組織答辯,就學位申請人是否通過答辯形成決議并當場宣布。答辯以投票方式表決,由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除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外,答辯應當公開舉行。
博士學位答辯委員會認為學位申請人雖未達到博士學位的水平,但已達到碩士學位的水平,且學位申請人尚未獲得過本單位該學科、專業碩士學位的,經學位申請人同意,可以作出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的決議,報送學位評定委員會審定。
涉密學位論文、實踐成果及學位授予過程應當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加強保密管理。
第六章 學位質量保障
第三十一條 學位授予單位應當建立本單位學位質量保障制度,加強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全過程質量管理,及時公開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保證授予學位的質量。
研究生指導教師應當為人師表,履行立德樹人職責,關心愛護學生,指導學生開展相關學術研究和專業實踐、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提高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水平。
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應當認真履行博士研究生培養職責,在培養關鍵環節嚴格把關,全過程加強指導,提高培養質量。
博士研究生應當努力鉆研和實踐,認真準備學位論文或者實踐成果,確保符合學術規范和創新要求。
自主開展增設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審核的學位授予單位,研究生培養質量達不到規定標準或者學位質量管理存在嚴重問題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應當撤銷其自主審核資格。
(一)學位論文或者實踐成果被認定為存在代寫、剽竊、偽造等學術不端行為;
(二)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學資格、畢業證書;
(三)攻讀期間存在依法不應當授予學位的其他嚴重違法行為。
學位申請人或者學位獲得者申請復核的,學位授予單位應當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復核并作出復核決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軍隊設立學位委員會。軍隊學位委員會依據本法負責管理軍隊院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學位工作。
取得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學位授予單位,經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后,可以向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個人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名譽博士學位授予、撤銷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定。
學位授予單位在境外授予學位的,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境外教育機構在境內授予學位的,應當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對境外教育機構頒發的學位證書的承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最后再次感謝每一位網民信息員的辛勤付出和熱情參與!期待在未來的道路上大家繼續相伴而行,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