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醫真相|脂肪肝不痛不癢,不用管?
有脂肪肝是不是因為太胖了?
脂肪肝不疼不癢,沒關系?
脂肪肝,正常成人都有吧?

脂肪肝又稱為“脂肪性肝病”,是指各種原因引起肝細胞內脂肪異常堆積的病理狀態,肝臟堆積了過量的脂肪導致的,換句話來說,肝臟“長太胖”了。


現如今,脂肪肝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全球約有30%的人口患有脂肪肝,在中國,脂肪肝的形勢同樣嚴峻。根據《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的數據,中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到12.5%~35.4%,患者人數已超過1.2億,且保持迅速增長的趨勢。
脂肪肝雖已被大家熟知,但很多人仍認為:“脂肪肝不是病,不痛不癢,沒感覺,不用治療”。事實果真如此嗎?接下來,為大家揭秘這個“時髦病”的真相。


即使是無癥狀的脂肪肝,也不是亞健康狀態。得了脂肪肝會導致脂肪代謝障礙,引起高脂血癥,易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影響消化功能,易發膽結石;降低免疫力,容易感冒、疲勞等。此外,脂肪肝還與惡性腫瘤的發病關系密切。


很多脂肪肝患者沒有癥狀,肝功能也是正常的,這種脂肪肝屬于單純性脂肪肝。但是若任由脂肪肝發展可能會引起肝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等。因此,一旦發現患有脂肪肝,切忌不當回事,應及時就醫診治。


輕度脂肪肝,不代表肝臟的損害比較小。
正常人肝臟中都含有少量脂肪,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那么,脂肪肝的脂肪含量是多少呢?
-
輕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過10%(高出正常上限2倍!)
-
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過10%~25%(高出正常上限5倍!)
-
重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過25%~50%(高出正常上限10倍!)
脂肪肝的“輕、中、重”是B超的一個影像檢查結果,評估肝細胞“變胖”的程度,但不能評估肝細胞是否損害、肝功能是否異常、是否發生硬化。換句話說,“輕度”脂肪肝也可能伴有肝功能異常,“重度”脂肪肝也可能是肝功能正常。


脂肪肝往往是青睞體型較胖的人,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但并不代表瘦人不會有脂肪肝。瘦人雖然體重正常,但若脂肪分布異常,內臟脂肪增加,因此也可以出現脂肪肝。


脂肪肝不僅僅是肝臟的問題,而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臟的一種病理改變,它與超重/肥胖、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血脂異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及結直腸腫瘤等疾病密切相關,互相促進,共同危害人類健康。


1
控制飲食,減少油脂攝入
在日常飲食中,減少油脂的攝入。調整膳食結構,適當控制熱量攝入,減少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攝入,多攝入全谷類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需注意的是,晚上8點后應避免進食,以減少夜間脂肪的合成和堆積。

2
增加體力活動,加速脂肪燃燒
運動是消耗脂肪、加速新陳代謝的有效途徑。游泳和踩單車是兩種推薦的運動方式。游泳不僅能夠鍛煉全身肌肉,還能增強心肺功能;而踩單車則能有效鍛煉下肢肌肉,加速脂肪燃燒。每次運動時間建議在20分鐘以上,以達到最佳效果。另外,如羽毛球、登山也是推薦的運動方式。

3
戒煙限酒,避免肝損傷
吸煙和飲酒是脂肪肝的兩大危險因素。吸煙會加速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而飲酒則直接損害肝細胞,誘發酒精性肝病。對于已經患有脂肪肝的患者而言,更應堅決戒煙戒酒,以減少對肝臟的進一步損害。

4
謹慎用藥,避免藥物性肝損害
藥物性肝損害是脂肪肝患者不容忽視的問題。許多藥物在進入體內后都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因此脂肪肝患者在用藥上要格外謹慎。如需用藥,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并充分告知醫師自己患有脂肪肝的情況。在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測轉氨酶等肝臟功能指標,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藥物性肝損害。

5
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并干預
定期體檢是預防和管理脂肪肝的重要手段。通過B超、CT等影像學檢查手段,可以及時發現肝臟中的脂肪堆積情況。一旦發現脂肪肝,應立即進行干預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小結:脂肪肝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但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新型藥物的不斷涌現,脂肪肝的治療前景正逐漸明朗。讓我們對脂肪肝的治療充滿了信心和期待。與此同時,我們呼吁廣大民眾關注脂肪肝的危害,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共同守護肝臟健康!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