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
以上三個問題,無論我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我都遇到過的。 有時也是確實很奔潰的。只要家長多去思考多去干都能找到好的方式與方法。 我奔潰的時候我沒有放棄,而是不斷的去學習。 如果搞到22:00不管天塌了都得要去睡覺第二天再說。 我上班有空就要想問題,找問題找原因,也不斷的找資料進行學習,根據找到的原因再看孩子的性格想方法想對策。然后第二天把我想的實踐開干,總有一種方法適合我的孩子。經過幾個月時間最終調整過來不管是學校的作業還是家里的作業都能最遲21:00前完成。 只要想對策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與方式。 孩子也是人,是人都有惰性的。 克制惰性是一個訓化的過程。克制惰性方式與方法沒有唯一的。沒有技巧沒有方法,只要想干都有方法和方式的。主旨思想就是克制人性的惰去學。 常見思路:以惰克惰(為了想惰好好的玩就得克制惰性去學),以人性的虛榮心克惰(人性是有虛榮心,家長多夸多贊美,為了得到虛榮心克制惰去學,學校的老師大多采用這種,積分制獎勵,大紅花,獎狀等),以環境克惰(朋友圈健康的環境),以規則克惰(規則定好,違反就得有懲罰)等,還有很多種思路。沒有統一的方法與方式。只要某一種能適合你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有些家庭教育講師給你講了一堆,其實一堆的都只有一個目的:克制人性的惰去學。凌晨百合: 你這么熬夜實際對孩子與家長都不好。 家長要分析原因了。 然后找到原因后去更新自己家庭教育的方法。方法與方式不是唯一,只要家長多思考總能找到應對之策的。 大多數的原 .. (2025-03-27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