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小梅花”在蘇港澳學生文藝展演活動中綻放昆曲芳華
4月14日,“濃濃中華情 共筑家國夢”蘇港澳學生文藝展演活動在香港舉辦,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學校小梅花戲曲藝術劇團圓滿完成2025蘇港澳基礎教育合作聯盟香港演出任務。昆曲的千年雅韻跨越山海,在香江之畔驚艷綻放,小演員們以精湛技藝征服觀眾,更以文化小使者的身份架起蘇港澳少年友誼之橋。

本次展演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三地學生聯袂呈現戲曲、舞蹈、民樂、西樂、合唱、情景劇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彰顯中華文化魅力。江蘇學生帶來的昆曲表演典雅唯美、古韻悠長;香港學生帶來的醒獅表演翻騰撲躍、盡顯祥瑞;澳門學生的大合唱旋律深情、情感真摯,傳遞出同心共筑家國夢的深厚情感。

石牌中心小學校表演的劇目為昆劇經典武戲《擋馬》,講述楊八姐女扮男裝潛入遼邦、巧遇焦光普的智勇故事。來自石牌中心小學校小昆班的解蘇倩飾演楊八姐,她颯爽英姿、巾幗不讓須眉;張梓軒飾演焦光普,他機敏詼諧、武生風采盡顯。兩位小演員以扎實的功底生動詮釋著昆曲的獨特魅力。


蘇港澳10所學校簽署合作協議,石牌中心小學校與澳門新華學校正式締結教育伙伴關系,未來將共同推動課程共建、師資培訓、學生培養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跨區域教育協同發展。


巴城作為昆曲的發源地,多年來深耕“從娃娃抓起”的傳承理念,構建立體化保護體系。2001年,石牌中心小學校成立小梅花戲曲藝術團,先后聘請蘇州市京劇團原團長、京劇“正”字輩的表演藝術家那正鑫等16位昆曲界的前輩、專家老師到學校任教,俞玖林、顧衛英等昆曲名家持續反哺故里,錢瑜婷、尤磊、馬一棟等上海昆劇團骨干定期回校指導。累計培養學員超千人,輸送30余名戲曲專業院校生,20余位學員獲得全國"小梅花"稱號。學校被授予“全國小梅花昆山培訓基地”稱號,成為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昆曲)傳承基地的培育基地。



來源:水韻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