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之約!《北上》劇組今天重磅回歸!

回來啦!回來啦!
今天(4月23日)
《北上》劇組重磅回歸
導演姚曉峰、制片人張書維攜手
李宛妲、李洛伊、褚栓忠
涂凌、齊歡、劉敏等實力主演
奔赴承載無數拍攝記憶的巴城老街
屆時,主創們
將與翹首以盼的粉絲熱情互動
共赴一場光影與情懷交織的春日之約
連日來,《北上》劇中的飛鳥北上茶館、龍云崌、照見藝文空間,劇中主人公曾經漫步的石拱橋、駐足的河埠頭、徘徊的小巷等取景地吸引了各地前來“同框打卡”的游客,大家都熱切期待著《北上》回家,期待著“花街”小院再現那些熟悉的身影。

自3月3日《北上》開播至4月20日,老街客流量達59.9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048%。在前不久的清明假期,巴城鎮所有景區共接待游客超18.2萬人次,同比去年上升83%。不少觀眾追著劇情,來到巴城,走進昆山,追劇、打卡,掀起了一波昆山文旅新高潮。




3月3日,《北上》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及愛奇藝平臺同步播出,通過運河文化將不同時代的青春串聯起來,老一輩的堅守、中生代的轉型,與年輕一代的創新,形成了三代人的精神對話,深刻詮釋了“變與不變”的時代命題,一開播就收獲了一眾好評和追捧。
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北上》播出首日集均收視率3.929%,創下近三年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首日最高收視紀錄。貓眼專業版數據見證,電視劇《北上》3月累計有效播放量9.74億,集均有效播放2565.1萬,成為2025年3月歷史劇有效播放、集均有效播放榜雙榜冠軍。


4月14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北上》研討會在京舉行。會領導專家對劇集的藝術表達、社會價值高度認可——《北上》以大運河為背景,兼具宏觀歷史視野與當代文化價值關照,青春化地展現了運河人家的奮斗史,史詩敘事與集體記憶的書寫則指向更深層的民族圖譜,打開了文化尋根意義上的想象空間。

漫步巴城老街,仿佛走進了歷史的畫卷。
隨著電視劇《北上》在央視熱播,巴城老街以“劇中人”的身份,將熒屏上的運河史詩化作現實中的文旅敘事。伴著河道中悠然穿行的貨船,很多游客身穿《北上》同款校服,在“花街”碼頭和運河人家等處拍照打卡。
“電視劇播出后,老街人氣暴漲,店內也同步推出《北上》同款服化道。”若水蘭庭店主理人曹玉英說,店內融入了更多傳統文化、茶文化等元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相結合,讓每一個來過老街的客人都留下美好回憶。

將影視“流量”轉化文旅“留量”,巴城借勢《北上》影視IP的漣漪效應,通過林石嘴垂釣活動、巴解園騎行活動、華東開心農場花燈活動等戶外休閑節慶活動,聯動巴解園、雙湖歡樂園,既激活陽澄湖核心區的生態磁場,更將老街文脈向南部正儀歷史文化片區及北部石牌鄉村游片區延伸,構建起貫通古今的生態文旅走廊。



《北上》劇組走進巴城老街;諜戰劇《孤舟》劃過錦溪天水橋;《清明上河圖密碼》在昆山數字夢工場開拍;都市情感劇《好團圓》、生活劇《小夫妻》等一系列影視作品均選擇在昆取景……

▲《孤舟》取景地——錦溪古鎮


▲《清明上河圖密碼》取景地——清明上河圖·秘境


“以影帶旅、以旅促影”,近年來,昆山深挖地方文化底蘊內涵,改造提升旅游景觀,研發優質影視旅游線路、產品和體驗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圍繞“吃住行游娛購”,不斷開發新產品、拓展新領域、豐富新業態,讓“影視+文旅”保持持久吸“影”力,一部劇帶火一座城,在昆山變成了真實寫照。
來源:昆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