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居收納的重要性?小編昨天才發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昨天媽媽說我房間好亂,該好好收拾收拾了,我才發覺我房間柜子太少,東西都亂扔亂放,但因我不是設計師,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一邊學一邊教大家了....... 裝修之初,總會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經驗之談,而這些經驗一定會告訴你:多做些柜子,以免日后生活物品漸漸增多,沒地方放。理解到小編的煩惱了吧!
裝修時只求柜子多、柜子大而不考慮具體怎么用,不對尺寸作細致追究,就很容易發生以下情況:
這照片,讓我想到了我的閨房!!!
如果能在設計初期花一點時間,想想使用場景、行為慣等,后期也會為物品的整理收納提供良好的基礎。
碎碎念:設計柜子時請思考,這個柜子準備用來收納哪些物品,使用者是誰?
鞋柜的主要功能是收納鞋子,如果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鞋柜,首先要考慮尺寸,對全家人的鞋子大小有清晰了解。
一般來說,鞋子長度不超過30cm(超大和小孩子的鞋除外),相應的鞋柜進深基本上35cm就夠了,但如果會把鞋盒收入到鞋柜中,這個進深就要再考慮。在鞋柜的寬度設計上,盡量別出現“半雙鞋”,一雙普通男鞋的寬度24cm,普通女鞋寬度20cm左右,算算你的鞋柜一排能放下幾雙鞋。
至于單層鞋架的高度,要考慮鞋+手(取鞋)的高度,一般男鞋高度13cm,女士平跑鞋10cm,高跟鞋和靴子則是高度不一。我家的鞋柜內部做成了活動隔板,可以隨明時調整,因為喜好會變,以前愛穿高跟,前些年喜歡中跟,這兩年變成喜歡平跟,留有余地可以隨時調整成自己使用方便的規格。
這里我回去收納一下,準會嚇到我爸媽!!!
櫥 柜
廚房里物品多、雜、瑣碎,所以在廚房的收納上很能體現對人的關懷。
櫥柜設計時首先考慮操作動線,按照洗菜-切菜-烹飪-裝盤的做飯流程設計。至于臺面高度則應參考主廚身高,一般來說,以主廚站立時手指能觸到水盆底部為準。過高會累,過低腰酸。
目前櫥柜高度通常為80-85cm,對于160-170cm的身高會比較合適。同時教大家一個小訣竅,櫥柜定制的地方通常會有不同高低臺面的櫥柜,大家可以脫了鞋子現場感受一下,為什么要脫了鞋子?因為誰在家做飯還穿有跟的鞋呢!
此外,整個櫥柜工作臺面不一定只有一個高度,比如水槽-操作臺、灶臺可以設成兩種高度,因為灶臺要考慮放上鍋之后是否讓主廚覺得操作方便。
雖然櫥柜五金件很貴,但是強烈建議櫥柜地柜做2-4個抽屜,因為廚房里瑣碎的小物非常多,比如我家烘焙用模具、工具現在整整一個抽屜,利用抽屜進行分區收納,日后省了很多煩心事。
書 柜
書柜是多數書蟲家里的痛,一般大家追求多放,把書柜進深做到進深35cm,還有做到40cm,這個尺寸非常尷尬,前后放兩排勉強,后排的書看不到也不好取,如果只放一本書,前面空出來的部分會被各種雜物占領,最后本該充滿書香氣質的書柜淪落成了雜物柜。
另外,書是非常重的物品,在定制書柜時要考慮板材的承重能力,放書的書柜層板要加厚,且每格不宜過寬。
衣 柜
衣柜設計時有一個魔咒就是——別人家都是這樣的:多加層板好,褲架要有,還要有一個鏡子。不管你用得上用不上,反正你就中招了!
過度分隔是現在市場上衣柜設計的通病,我不知道設計衣柜設計師自己家中的衣柜長啥樣?但我知道除非家中有個非常勤快且有閑的人,否則用分好了各種格子的衣柜只會讓收納變得復雜。參照下圖:
下圖這種壁櫥式衣柜在國外比較通用,上下只有兩層,上層放過季衣物或被褥等低頻使用的物品,中間一整條掛桿,下面完全留白,根據實際需求用收納工具進行空間填充。
掛起來的衣服被寵幸的概率遠大于疊起來的衣服,疊放的衣服經常被忘記,找到時經常標簽未拆,可能還已經不喜歡了。抽屜在衣物收納中也絕對是最好用的,內衣內褲、襪子、秋衣秋褲、絲巾、皮帶、裝飾品一格一格擺放好,好找、好拿。
天底下沒有最好用的衣柜,只有更適你家的衣柜。
儲 物 柜
家家都有沒法分類的雜物或者季節性,低頻使用物品,需要有地方收納。看到過很多朋友家會在陽臺做儲物柜,以為做得大就好用,一些進深參考衣柜做到了60cm,這又變成了尷尬的存在,太深意味著里面的東西掏不出來。
儲物柜依然是要去考慮準備收納什么物品,如果是放吸塵器、熨衣板等家務工具,一般來說40cm的進深就夠用了。
同時儲物柜千萬不用過度分隔,設計結構時謹記:需求是變化的,柜體內的空間可以用輕松裝卸無需打孔的收納工具來制造各種可能性,而不是在柜體設計上只留一種用法。
大家可以回去收拾收拾了。。。。。
掃我看作品集
(鄭重承諾,所有圖片為實景照片)
(電話、微信:15962697359)
[ 此帖被印象水仙設計在2017-12-15 17:15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