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的幾個階段:
9~18個月,為單詞階段。約12個月的小兒會說出單詞,單詞的性質大多數為名詞。盡管小兒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動詞,但說動詞要落后于說名詞。在這個階段,小兒會在情境中使用會說的一些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單詞開始時發展得比較慢一些,但接著就會出現一個很快的兩個字組成的詞組。一般來說,小兒至少能說50個單詞,才會發展詞組。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擴大兒童的詞匯量,大概在18個月左右,兩個字的詞組就會出現。
第四階段
18~24個月,為詞組階段。這個時期的小兒會用單詞和詞組說自己的事情以及他們生活的環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語句形式。父母們無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兒詞語的內容上,而是訓練孩子使用句子表達,其中包括了語法的成分,而且語言的訓練應在小兒的生活環境中進行,鼓勵他們與父母和老師交流。在這個階段開始時,父母為孩子提供詞組示范,如說"坐凳子"、"吻娃娃"。對這種"電報式"的說話示范,語言專家各執己見,有的贊成,有的反對。不過,有一條原則應當記住:語言不只是用簡單的詞的組合來表達意思,而是要用語法組成句子后才能說明意義。因此,在對兒童語言的干預中,父母要避免用語法不確切的話與孩子溝通。
第五階段
24~36個月,為早期造句階段。小兒說事物已不再局限在此時此景,還能說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簡單的短句如名詞加上動詞。在說話中,小兒還能使用代詞"我、你、他",介詞"上、下",形容詞"好、壞、多、少"等等。至36個月左右,小兒基本上能用短句進行表達,并且開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統。
語言訓練:課程對象:2-6歲,語言發展遲緩、語言障礙、社交溝通障礙的孩子、無語言的孩子等。
課程特色:根據兒童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以游戲、兒歌互動,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增進孩子的社交游戲和人際互動技能。
課程設置:55分鐘一節課,每周5課時,3個月課時為一期。
課程內容:溝通能力訓練,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訓練,社交互動游戲。
咨詢電話:0512-57352378 153 0626 8207(微信)
聯系人: 趙老師
地址:昆山市利得國際主樓1402室
擰毛巾的訓練練拳頭合攏、分開的動作; 練轉動手腕(手攥拳頭或打開)的動作; 用蘸濕的小方毛巾(手帕)練擰毛巾,協助孩子兩只手向相反方向擰動——盡可能擰干水,再逐步去掉輔助。
這項訓練的重點是手腕的轉動、握拳的力度和雙手的協調。
解、系紐扣的訓練 穿珠子訓練(大珠子,小珠子);手指訓練,如拇指與其他四個手指分別碰觸,單獨伸出每一個手指; 用舊衣服練解大紐扣、小紐扣,再練系紐扣。
這項訓練的重點是手指間的配合協調及手眼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