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訓練法 當患兒無意識地發聲,家長就立即回應他的聲音,以鼓勵患兒繼續發聲,也可以發出某種患兒已懂的聲音,引發患兒發聲的興趣;當患兒跟著發聲時,家長又可以發出一個他不識的音,讓他模仿,開始只要求患兒發音,隨后再要求他發較準確的音,往后要求更準確地發音,漸而發出有意義的單字,雙字,短句。
家長最初所教的,應該是患兒喜愛的、容易聽到的聲音,例如,飛機聲“嗚”、槍聲“嘭”、貓叫聲“喵”、狗叫聲“汪”,或日常見到的人物,“媽”“爸”“哥”“弟”“姐”“姨”等等。每當患兒學著發出聲音,就鼓勵他再繼續叫,同時發出的聲越來越大,并且給予獎勵(如他愛吃的食物等,但不要太多),或者答應在假日帶他去公園、商場玩。在叫人名時,要求他望著叫,當孩子望著叫了“媽”,做媽媽的要立即抱著孩子并親他的臉蛋,說“你真好,媽媽真開心”,讓他懂得這樣做是對的,有好的回報,以鼓勵他以后繼續叫。
患兒學講話時往往發音不清,家長要耐心聽,及時指出發音不準,要讓小孩望著你的口型,耐心教他,必要時可用雙手扶著小孩的頭正對自己,讓小孩看著你的口型。自閉癥兒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學講話也困難,可以用穿串珠的方法,教他穿串珠的游戲,培養他手眼協調,數手指,數積木,數目逐漸增加,既可增加數字觀念,又可加強手眼協調。
在學發聲中,不斷增加發聲的內容,例如模仿貓狗、牛、羊、豬、雞、鴨、雀的叫聲,鼓的“咚咚”聲,鈴鐺的“叮!甭,汽車的“嘟嘟”聲,飛機的“胡胡”聲等等,把學講話溶于生活中、游戲中。
學講話發聲、聲音由細聲逐漸擴大,由慢逐漸加快。在生活中,起床后叫“早晨”,要離開時叫“拜拜”,回到家時叫“爸爸”、“媽媽”,坐車時叫“車”、“××路車”、“摩托車”、“巴士”、“的士”,吃飯前叫“吃飯啦”、“媽媽吃飯”,吃飯時媽媽拿著空碗問:“寶寶你要湯嗎?”要小孩說要“要”或說“不要”。把湯放在孩子面前問:“碗里有沒有湯?”要小孩答“有”,喝完湯后指著碗問他:“碗里有沒有湯?”要小孩說“無”,問小孩“還要不要”,讓小孩說“還要”或“不要”。穿衣服時,媽媽問:“這雙鞋是誰的?”要求他說“我的”。媽媽提著自己的外衣問:“這件大衣是誰的?”要小孩說“是你的”、“是媽媽的”,媽媽拿著眼鏡問“誰的眼鏡?”要求小孩說“是爸爸的”、“是他的”。
游公園是一個教育的好機會,邊玩邊教,“這是紅花,這是白花,這是樹,樹很高大,草很短小,……”;商場也是教育的場所,邊看邊教?傊⒔逃谏、于游樂。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是個艱巨的過程,由于這類小兒性情固執,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有愛心。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和獎勵,當然有很大的過失也要及時指出和處罰,處罰以教育為主,不要打罵,孩子是生出來愛護的,不是生出來打罵的,請家長們理解。
給家長的建議一旦自己的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癥以后,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幫助自閉癥兒童康復呢?我們給家長提出以下幾條建議,你們不妨試試。
一、勇敢地走出去,爭取人們的廣泛理解與同情,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有一個自閉癥的孩子而造就一個“孤獨的家庭”。
(一)不要對至愛親朋隱瞞實情,要酌情向他們說明情況,你需要傾訴苦惱。他們會是你精神乃至實際行動上的支持者。
(二)不要向單位領導和關心你的同事隱瞞實情,相信他們會給予你理解與幫助。
(三)對鄰里的詢問和關注要給予適度的、誠懇的回答,這樣可消除猜測和好奇,你就可以避免因藏著、掖著而又怕被別人知曉的尷尬局面。
(四)要讓孩子融入正常社會,走出自己封閉的天地,為此注意做好必要的準備。在公眾場合,對孩子表現出的不恰當行為,要坦然地面對,從容處理,同時要向有關人員及周圍的人簡單說明孩子的疾患,并致歉意。這樣比你惱怒,因面子而失去理智好得多。
(五)要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為孩子找一個教育訓練機構,這樣孩子可以受到家庭不能給予的教育、技能。
聯系電話:15050233715QQ:3502418949微信:hengna3聯系人:宗老師地址:昆山玉山城南利得國際1402室 學校網址:[url][urlen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