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教導自閉癥孩子理解、表達和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此重要?我們普遍認為,患有自閉癥或其他發展性障礙的孩子們也有著高興、悲哀、生氣和恐懼等基本情緒。但這些孩子大多不會在自然環境中適當地表達出來,同時也不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表現。在臨床上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自閉癥孩子在社會交往的場合中因為不能恰當地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經常處于自我孤立或被他人冷落的處境,有時甚至表現出攻擊性或自傷性的行為。我們可以怎么做?笫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是要增加自閉癥孩子對他人面部表情認讀的能力。我們如果能夠提高自閉癥孩子對“高興” “傷心” “恐懼”和“生氣”等情緒的埋解能力,以后就有可能使他們用語言或者有關的圖片文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體驗了。這種與情緒相關的訓練,可以從教導孩子辨認不同的人類情緒開始。首先,我們可以用比較直觀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辨認他人的情緒。
教導者A給教導者B一個玩具。
教導者B拿到玩具后露出燦爛的笑容。
這時,教導者A可以指著教導者B問孩子:“她怎么了?”
如果孩子說:“她很高興。”教導者A就給子孩子認同和獎勵。如果孩子不能回答或回答錯誤,教導者A立即給予恰當的輔助,示范說:“她很高興„ ”等孩子說“她很高興” 后,教導者A立即給予孩子獎勵。
隨著教導的進展,根據孩子的情況逐步撤退輔助,直至孩子獨立辨識“高興”。
這種引導孩子注意、觀察、辨別、表述的過程最好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情景中隨機教導,更有利于孩子的辨別和加深印象。等孩子學會了辨認高興的情緒后,教導再向另一個情緒辨識延伸。比如,用同樣的示范,教導者A 假裝要打教導者B,教導者B表演出恐懼、躲避的神情。此時,教導者A問孩子:“她怎么了?”如果孩子說:“她好害怕。”教導者就給予認同和獎勵。如果孩子不能回答或回答錯誤,教導者A給予恰當的輔助,然后再慢慢地撤退輔助而讓孩子能獨立辨認害怕的表情。之后,按如上程序和步驟教導孩子對其他表情的辨識。言語治療:課程對象:2-6歲,沒有聲音,不會發音,或發音錯誤,口齒不清的孩子。課程特色:口肌訓練教程,觸覺構音訓練,將口部感覺、口部肌肉運動、構音練有系統有層次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言語治療師的一對一個別化訓練,教會家長生活泛化,幫助孩子改善口部感覺和運動失調問題,解決語音語調障礙,使孩子口齒清晰,言語能力得到提高。課程設置:一對一,每個課時55分鐘,每周5次,3個月為一個周期。課程內容:口部感覺與運動練,呼吸發聲共鳴訓練,構音訓練。融合課 課程目標: 融合教育能培建正確的人格,使每個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得社會的規律與法則,得與別人交往、得自立、自理的能力、健康的成長。 經過融合教育,有一定的社會互動能力和適當行為表現,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準備,在人際關系上也有了基礎,進入學齡階段,雖然開始了集體的學生活,但是他們依據已有的經驗,應對學齡生活就相對從容很多。 課程對象:2-10歲兒童家長,社交溝通障礙、游戲障礙、學障礙等特殊人群課程內容:引導孩子如何找到并建立真正的互動關系。課程特色: 通過融合課達到相互適應,讓孩子和環境的和諧統一,接納并且充分尊重孩子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每個孩子的能力特點適度要求。通過游戲與他人的互動來進行,給身心有障礙的孩子和一般同伴互動的機會。為孩子學齡融合的環境做準備,為適應集體生活打下基礎。咨詢電話:0512-57352378 153 0626 8207(微信)聯系人: 趙老師地址:昆山市利得國際主樓14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