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18-05-08
, 來自:江蘇省0==
“十不說”1、不說類似"學是一件很難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須刻苦努力"的話。作用: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說學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梁、錐刺骨",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學是多么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會產生害怕、遠離學的本能反應,一想起學來,不痛苦也痛苦了,怎么培養孩子學的興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種下學就象游戲一樣,他就會象做游戲一樣有興趣對待學。2、不說類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嗎?"的話。作用:一是避免把家長自己的壓力傳導給了孩子,防止孩子認為如果我不好,家長就沒有希望了,多大的壓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嗎?的疑問句,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3、不說類似"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來了,你是沒好了"的話。作用:避免一句話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會好了,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4、不說類似"小孩子家懂什么,少問少管" 的話。作用: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5、不說類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么這么不要強,一點都不像我"的話。作用:避免給孩子留下家長不愛他們了、嫌棄他們的感覺,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認為自己什么都趕不上家長,遠離家長,使親子關系惡化。6、不說類似"我說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業就別想玩"的話。作用: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理解不了你是為他們好。即使是理解,他們也希望你能和藹可親的與他們說。避免孩子感覺家長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親子關系遭到破壞,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可親,更不可敬。7、不說類似"孩子,爸爸、媽媽求你了,你要聽話,好好學"的話。作用:避免把應該由孩子自己承擔的學的任務,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生是為家長學的錯覺,促進孩子產生學的主動性、自覺性。8、不說類似"那來的這么多好奇心"的話。作用:好奇心是培養孩子學興趣的基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避免打擊孩子學、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9、不說類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話。作用:打孩子,還是為孩子好,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錯誤。避免讓孩子產生家長愛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挨打的錯覺,防止孩子產生"家長還是不要愛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覺,疏遠家長,懼怕家長。 10、不說類似"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別的什么都別想"的話。作用: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動都是游戲,學也是游戲,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這樣說話無形中把學從孩子的生活中單獨提出來,變成一種非常正經的事,并賦予學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認知產生一種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學的錯覺,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加大了孩子對學的恐懼感。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時學知識、增長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孩子鍛煉、實踐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PS:專業自閉癥課程干預,發票可以報銷。 自閉癥是一類有著明確神經生物學異常基礎的、以社會交往障礙為核心表現的發育行為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患自閉癥的兒童或成人,存在社會交往障礙的同時,也往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語言交流障礙和不同類型的狹隘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這些特征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的人際交往、社會適應以及家庭、學、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能夠及時給予科學干預,多數或者成年后不具有獨立生活學和工作能力,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和負擔,給父母和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精神、心理和時間、經濟上的痛苦和折磨。語言訓練:課程對象:2-6歲,語言發展遲緩、語言障礙、社交溝通障礙的孩子、無語言的孩子等。課程特色:根據兒童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以游戲、兒歌互動,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增進孩子的社交游戲和人際互動技能。課程設置:55分鐘一節課,每周5課時,3個月課時為一期。課程內容:溝通能力訓練,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訓練,社交互動游戲。社交訓練 我們的孩子不愿與人目光交流,不愿跟小朋友玩,不會假扮游戲,經常會無緣無故發脾氣……這些都是社交能力障礙的表現。怎樣來改善孩子的社交行為呢?亨那引進美國RDI(兒童社交能力發展干預)的理念和課程大綱,結合兒童心理特點和特殊兒童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訓練的經驗,專門針對社會交往能力不足、情緒自控能力較弱的學前兒童,推出此課程。咨詢電話:0512-57352378 153 0626 8207(微信)聯系人: 趙老師地址:昆山市利得國際主樓1402室網址:[url][urlen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