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中,眼神交流、眼睛對視是孤獨癥兒童進行訓練的前提條件之一。在一切康復訓練中,如果自閉癥兒童的眼睛根本沒有關注教者(老師或者家長),那么,這個訓練就是失敗的,就算您在努力,其康復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點效果也沒有。那么,在康復訓練中,怎么讓孤獨癥兒童在訓練中與教者保持良好的眼神對視呢?
桌面教學匯總
1.教者發出指令:“看……”,發出指令后及時將雙手擋在孩子眼睛的左右兩邊,用手擋住孩子眼睛的余光(但不要和孩子發生身體接觸),讓孩子朝教者所期望的方向看。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后,教者要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并要說明原因,讓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獎勵。如果孩子在輔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可以重發指令:“看……”,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如果孩子連續3個回合在這種輔助下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應該考慮使用其它的輔助方式。
注意:教者發出指令后要及時輔助孩子做出正確反應,最好在2-3秒鐘之內輔助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建立孩子聽到指令后及時做出反應的意識,最多不超過5秒鐘。教者將雙手擋在孩子眼睛左右兩邊的時候,一定不要和孩子發生身體接觸,避免孩子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存在觸覺敏感的自閉癥兒童。
2.教者發出指令:“看……”,發出指令后及時讓手中的物品發出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后,教者要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并要說明原因,讓孩子在正確反應“看”和結果(得到強化)之間建立聯系,讓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獎勵。如果孩子在輔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可以重發指令:“看……”,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如果孩子連續3個回合在這種輔助下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應該考慮使用其它的輔助方式。
注意:該方法對部分聽覺能力好于視覺能力以及好奇心較強的孤獨癥人會非常有效,所以是否采用該方法要視孩子的學特點而定。教者所選擇的教具必須能正常發出聲音,例如:能捏響的玩具鴨。教者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物品,不要教授孩子錯誤的行為,因為孤獨癥人的是非判斷能力較弱,所以教者的所有示范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對的”。例如:教者可以選擇玩具鴨捏出“嘎嘎”的響聲,而不能選擇陶瓷或玻璃器皿敲打/摔打出聲響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孩子不能按教者的要求看,教者應該根據回合操作教學法的原則停頓。教者在第二個回合可以將指令轉換為“拿…”、“放…”或“指…”的操作性指令,在孩子完成指令的過程中,教者要確定孩子看了以后,才讓孩子成功。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后,教者要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并要說明原因:“你看著拿/放/指…,所以我獎勵你…”,讓孩子明白我看著做才能成功,如果眼睛不按要求看著做是不能成功的,按教者的要求看著做出正確反應以后才可以得到獎勵。如果孩子對第一次的操作性指令無反應,教者可以重發剛才的操作性指令,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如果孩子連續3個回合對操作性指令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應該確認孩子是否建立了跟隨指令的意識,或者考慮使用其它的輔助方式。
注意:該方法對接受過正確的、系統的ABA訓練,已經建立了跟隨指令的意識并且能較好地跟隨指令的孤獨癥人會非常有效。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跟隨指令的意識,對于操作性指令都不能跟隨指令做出正確反應,建議教者先幫助兒童建立跟隨指令的意識,提高兒童跟隨指令的能力。目標的轉換不等于目標的放棄,教者要清楚地知道從“看…”轉換到完成操作性指令,最終還要回到按要求“看…”的目標上去,如圖所示:“看…”→操作性指令→“看…”。
4.教者發出指令:“看……”,發出指令后及時將物品或教者將自己的臉出現在孩子面前,為孩子創造容易成功的機會。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后,教者要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并要說明原因,讓孩子在正確反應“看”和結果(得到強化)之間建立聯系,讓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獎勵。如果孩子在輔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確反應,教者可以重發指令:“看……”,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
注意:教者發出指令后要及時將物品或教者將自己的臉出現在孩子視線正前方1市尺左右的位置,教者在面對面訓練孩子時,一般都需要教者“移駕”。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時,經常會因為是我(教者)將刺激物移到你(孩子)的面前,而不是你(孩子)主動看的,所以孩子有了目光接觸反應也不給予強化。希望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時,要正確理解正強化及其意義:通過給予獎勵性的刺激,促進正確行為反應的增長,幫助孩子體驗到與人交往(如學活動)的快樂。此方法是我在教學中百用百靈的方法,只要教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明白使用此方法的目的:現在“移駕”到他的前面讓他有目光接觸反應,是為了將來我(教者)不需要任何的移動他都能按要求看。這樣教者才能使用好此方法,并能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
以上列舉的四種方法是訓練中常用的方法,有時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時卻需要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者在訓練中需要根據孩子的學特點及配合情況選擇有效的方法和制定方案。
訓練中要注意的四個要點:
1.目標的設置。
教者在訓練的開始階段要客觀地評估孩子具備的能力,孩子對什么事物感興趣,對什么事物不感興趣,感興趣的事物一般能持續注意多長時間。教者在了解了孩子的基礎能力后,再根據孩子的能力設置合適的目標。訓練中要明確期望行為標準,這樣在訓練中才會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反應要不要給予強化,應該給予多少的強化。教者在訓練時應該先通過以上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通過強化的手段使其對該事物產生興趣,待孩子對該事物產生興趣以后,再逐漸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延長孩子持續注意的時間。
2.強化的使用
行為訓練(ABA)的核心是強化,強化的正確使用是訓練有效的關鍵。任何能力的得都是通過強化而得的,當您使用以上的方法成功地讓孩子注視某物/某人后,應該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幫助孩子得/提高注意力。結合目標設置,教者在訓練中應該熟練使用區別強化的技巧,孩子的行為反應達到了期望行為標準就給予最多的、最強的強化,接近期望行為標準就給予較多的、較強的強化,遠離期望行為標準就不給予強化。
3.輔助的消失
以上的四種方法都是輔助孩子按要求注視某物或人的方法,當您使用這些方法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強化的手段使其對該事物產生興趣后,您就應該及時地減弱輔助的強度,直至輔助的消失。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孩子不需要任何的輔助/提示都能主動關注身邊的事物,并能持續關注,進而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4.關注對象的擴展
教者在訓練中可以多從自閉癥兒童感興趣的事開始吸引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逐漸擴展到更多的事物。
聯系人:王老師
微信號:hn1163803572
聯系方式:15371455662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玉山鎮中華園路850號四季商城3樓3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