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練過程: 第一步:在恰當的問題情景中呼叫孩子的名字。
第二步:輔助孩子做出應答(可用食物誘導回答),直到孩子能夠理解呼叫的意義,實現獨立應答后,撤銷輔助。
第三步:呼叫者對孩子發出指令。
第四步:輔助孩子完成指令,直到孩子能夠獨立做出正確反應后,撤銷輔助。
第五步:完成以后給予表揚,強化孩子對應答的正確理解。直到正確應答鞏固以后,撤銷表揚。
⚫ 提示與解析: 1.應答是表明對呼叫人的回應。一般呼叫是有目的的,要讓孩子理解呼叫的目的。呼叫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對方注意,對呼叫的反應最一般的方式是應答,表明“我注意你了”。引起注意的目的是需要繼續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信息傳遞。所以,在有信息傳遞需要的時候進行呼叫才是正確的,不要為了呼叫而呼叫,也不是為了應答而應答。
2.完成“呼叫—應答”訓練,需要第三者輔助。
3.開始訓練時,呼叫以后的指令要和孤獨癥兒童的愉快體驗相聯系。
4.在孤獨癥兒童無應答時,不發指令。
5.呼叫是在孤獨癥兒童不注意的時候才有必要,如果孤獨癥兒童已經注意了,呼叫即失去意義。
6.呼叫的其他意義:
(1)“你在哪里?”應答表示“我在這里”,孤獨癥孩子自我中心化,不能理解這層呼叫的意義。這種“呼叫—應答”訓練在其次,但是,這種訓練很有實際意義。
(2)“我喜歡你!”屬于情感交流,這樣的呼叫可以不應答。這種呼叫會混淆孤獨癥兒童對“呼叫—應答”的理解。
7.對呼叫的回應方式主要有 3 種:語言回應、動作回應和表情回應。這些回應方式需要依次學,避免刻板,在孩子無法判斷合適的方式時,先要求語言應答。
8.語言回應和表情回應同時訓練。表情回應可以單獨存在,但語言回應和表情回應必須同時存在。表情主要是目光對視。目光注視表示注意,它是主要的態勢語言,注視是交流的需要,必須在交流中訓練注視,在注視中訓練交往。
聯系人:王老師
微信號:hn1163803572
聯系方式:15371455662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玉山鎮中華園路850號四季商城3樓3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