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活動推廣
|
順應世界科技和發展大勢,加強國際創新合作,需要有效的載體和平臺。昆山工研院2008年成立,是立足高新區、面向全市的科技創新載體平臺,積極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努力構建技術轉移體系,并積極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此次,昆山工研院獲準加入全國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標志著我市對俄科技合作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據介紹,該聯盟是在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的倡議下成立,旨在發揮國際合作基地的平臺和窗口作用,加速各合作基地間項目、渠道、人才、技術及產業化等信息共享,實現國際科技合作與創新資源的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迎著“一帶一路”建設東風,昆山國際科技合作“朋友圈”越圈越大。在市科技局支持下,昆山工研院設立了獨聯體聯盟昆山技轉中心。過去三年,昆山市、高新區多次組團赴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開展對俄科技人才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推動昆山與俄羅斯友誼科技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成高新區與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共建“中-白聯合創新中心”、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共建“江蘇-烏克蘭裝備制造國際創新院”。同時,昆山工研院組織華恒焊接、捷安特等昆山企業赴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院、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烏拉爾分院等進行技術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研究院等機構。今年以來,僅捷安特公司就與烏克蘭簽訂了技轉項目14項。
“謀未來,形成協同發展新局面。”昆山工研院發揮技轉平臺作用,形成了有聲有色、有聲有勢的國際合作新局面。截至目前,舉辦大型“一帶一路”國際科技人才成果推介活動5場,對接企業300多家,引入科技成果200余項。“國際科技合作在提升區域間要素流動與優化要素配置的同時,還能幫助突破低端鎖定、實現價值鏈攀升和產業升級。”工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加入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為契機,探索對俄合作的新模式、新機制、新做法,挖掘科創資源,排摸企業需求,打造區域性國家科技合作的示范平臺。
內容來源:昆山微科技
|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