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視已經成為“見怪不怪”的現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視光中心主任、眼科副主任周激波教授指出,越早出現近視,將來的度數也會越深,出現的眼部并發癥也會越多。越早進行干預,可以減緩低度近視發展成為高度近視的壓力。
科學用眼“三個一”
周主任介紹說,兒童近視一般選擇戴框架眼鏡比較合適,不適合激光手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戴角膜塑形鏡(OK鏡),可以控制和延緩近視的發展;滴用低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研究證明對延緩近視進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早期干預最主要的還是科學用眼,保護視力。”
我國對于預防近視提出了“三個一”:眼睛與書本距離一尺、身體與桌子距離一拳、握筆的手指指尖到筆尖距離一寸。
另外,青少年要增加戶外活動。有研究證明,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減少近視的發病率。
保護視力“三個二十”
周主任表示,“三個一”是一種靜態的標準,僅僅滿足這“三個一”是不夠的,長時間以這樣的姿勢看書、寫字,眼睛還是會疲勞。美國視光學會則提出了動態的“三個二十”的標準:20分鐘近距離用眼(比如看書、寫作業)后,看20英尺(約6米)外的景物20秒。
“眼睛不要連續地工作,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會兒,看看遠處的景物。”周主任說,“看近的時候,眼睛的肌肉是收縮的,容易疲勞;看遠的時候,眼睛的肌肉就會松弛下來,就能得到休息。”
近視者看近的時候會產生近距離負荷,因此對于近視者,一定要減少近距離負荷,多看看遠處。其實,學生的學也是這樣的,建議多花點時間思考,多看看窗外,這樣學效率高,眼睛也能得到休息。就跟鍛煉身體一樣,眼睛的肌肉也要有張有弛,一直緊繃著,就會很疲勞。周主任建議,孩子做作業的桌子盡量對著窗外,這樣孩子可以隨時抬頭看遠處,讓眼睛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