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砌筑,先上知識點。
如果不考慮拆除工程,墻體砌筑應該算是裝修真正的第一步了。而很多人對墻體砌筑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水電、瓷磚鋪貼等工序,覺得這是最沒什么道道的一步。
事實上,墻體砌筑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而且關鍵的一步,其中有很多的施工規范,而且,對于后續的防水、瓷磚鋪貼、石膏膩子施工等都有影響,尤其對墻體是否開裂有著重要影響。
當然,家庭裝修非建筑,并不需要所有的都盲目按照建筑標準執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墻體砌筑的主要材料
墻體砌筑主要會用到這些材料: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灰砂磚、水泥、沙、鋼絲網、鋼筋等。
1、加氣混凝土砌塊
加氣混凝土砌塊主要有質輕、保溫隔熱、隔音等優點。
裝修中主要用到兩種規格:600*240*200,用于200厚墻體(不包括水泥砂漿抹灰厚度);600*240*100,用于100厚墻體(不包括水泥砂漿抹灰厚度)。
除了加氣混凝土砌塊,有些地區也使用多孔磚、空心磚代替。
2、蒸壓灰砂磚
蒸壓灰砂磚主要替代了實心粘土磚,也就是小紅磚,因為紅磚的生產過程并不環保,所以國家已經禁止燒制。蒸壓灰砂磚具有耐久性好、強度高的優點。
3、鋼絲網
新砌筑的砌體墻與原有砼(鋼筋混凝土)墻或梁交接處,掛鋼絲網處理,具體規范后面提。
4、鋼筋
用于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的澆筑,及新砌筑的砌體墻與原有砼墻交接處,植拉結筋。一般使用直徑6.5mm的鋼筋。具體規范后面提。
5、水泥、沙
關于水泥,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保質期一般為三個月,但是,超過30天的水泥強度就會下降,超過三個月的水泥強度會下降10%~20%,所以,水泥要離生產日期越近越好。
關于沙,一定要使用合格的河沙,不能使用海沙。海沙含鹽高,易泛出白色物質(就是鹽),而且海沙較河沙圓滑棱角少,海沙還具有腐蝕性,會影響安全性。
二、墻體砌筑的施工規范
1、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應灑水濕潤
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水率較高,灑水濕潤可以使砌塊充分吸水,從而防止其從砂漿中吸水,導致砂漿強度降低,粘接不牢固。
但是,在我們本地很多單干的工人或者裝修公司的工人,都是不灑水直接上砌塊,究竟是不知道應該灑水濕潤還是懶于做這一步呢?
2、墻體底部使用蒸壓灰砂磚砌筑
關于這一條,國家規范有所變化。
在GB50203-2001中,規定:“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但是在GB50203-2011中,對這一條做了改變,“除多水房間外可不需要在墻底部另砌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
但是,目前無論是建筑還是裝修,施工中正規的做法依然是按照2001版的規范來做,底部砌筑灰砂磚,起到防潮、耐久、調平等作用。
3、多水房間(一般指廚衛)墻體底部現澆混凝土坎臺
上一條的規范里面提到這個,衛生間廚房砌體墻的底部一般是做混凝土坎臺的,目的是為了防潮防水。不過一般廚衛的墻體開發商都已經砌筑好了,家裝很少涉及到這一條。我家是因為把主衛的墻向里挪了60cm,所以涉及到了這一規范。
4、門洞口頂部設置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
門洞口要設置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一般每邊伸入墻體不小于250mm。
5、墻體頂部與上部結構接觸處用小磚斜砌楔緊
砌體墻在接近梁、板底時,要留一定的空隙,用蒸壓灰砂磚斜砌塞頂,目的是使砌體墻與梁或頂板結合更緊密,避免開裂。按照規范要求,應在下部墻體砌筑完成后7天后再斜砌塞頂,目的是為了讓墻體充分沉降,再塞頂,后期不會因為沉降導致松動和開裂。
但是,現實施工中,又有多少工人或者裝修公司會按照這個標準等7天后再塞頂呢,能隔段時間再塞頂的,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也不必去過分糾結了。
還有很多工人的做法不得章法,以為把頂部用小磚塞上就可以了,這樣平著補齊,是無法將頂部塞緊密實的,總會有砂漿塞不進去的縫隙,這種做法后期開裂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6、拉結筋
砌體墻與剪力墻、框架柱交接處,要植入拉結筋,每500mm高度配置2根6mm的拉結筋,目的是防止墻體傾倒及墻體沉降產生裂縫。
當然,植筋植入深度、伸入砌體墻內的長度、鋼筋等級與直徑、植筋方法等都是有規范要求的,建筑設計單位也會給出標準,不過裝修就沒有必要苛責了,做了拉結筋就很不錯啦。
7、掛鋼絲網
新砌墻體與原有砼墻、梁,交接處舊墻體抹灰砂漿層要鏟掉,在交接處掛鋼絲網,一般400mm寬,每側200mm寬,亦可滿掛。主要是防止砂漿抹灰層開裂,尤其是新舊墻體交接處。
8、工字縫、灰縫飽滿
砌筑要采用工字縫交錯砌筑,灰縫飽滿。
以上,基本上就是墻體砌筑的一些主要規范了,按照這些規范做,可以降低墻體后期開裂的幾率。但這些規范,參考意義大于現實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