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大肌肉活動能力階段。
嬰兒通過爬、翻、滾、抓、旋轉、坐等大肌肉的活動,來接觸世界、了解世界,開始對外部世界形成穩固的表象。嬰兒的這種爬、翻、滾的活動能力就是他們基本的學能力。
有的家長深知這一“運動”的重要性,他們在家里的地面上鋪上地毯,再把桌子腿、椅子腿用布包好,以免磕傷孩子,然后讓孩子盡情爬玩。
而有的家長生怕孩子摔著、碰著,總是把孩子抱在身上,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就會在以后的學中出現不能正確掌握握筆姿勢,書寫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馬馬虎虎的現象。還會在運動方面表現出技巧很差,經常碰傷自己或摔倒在地;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落后,在跳繩、打球方面顯得很笨拙;在精細動作方面落后,不能根據對象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常將東西弄碎、弄壞,不會系鞋帶、解鈕扣,用不好筷子等。
一、什么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感覺的輸入、加工和反應輸出的過程。運用眼睛、耳朵、皮膚等器官接受外界的感覺刺激,然后通過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對刺激信號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對感覺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二、感統失調的表現
一般的孩子感統失調30%左右,特殊兒童特別是自閉癥的孩子感統失調達到90%。感統失調會讓孩子學方面出現坐不住、易分心、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抄寫閱讀跳行漏字等;性格上有的孩子表現膽小、敏感、愛哭鬧;生活上有的孩子出現容易跌倒、身體軟、力量不足、害怕各種聲響或者被碰觸,自理能力差、入睡困難以及口齒不清或者語言發育遲緩等。這些都深深的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家長越早引起重視,訓練效果就越好!
三、招生對象:2-12歲感統失調的孩子
四、課程特色:專業評估,找出根源問題,逐一擊破,針對性解決,分階段設置訓練課程,利用多感官訓練工具,對敏感性、遲鈍型、混合型等不同類型的前庭平衡覺失調分別進行服務訓練;通過各種感統工具和游戲設置相結合的方法,訓練孩子的觸覺、本體覺等,逐漸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
五、上課時間: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每節課50分鐘,可以提前溝通預約時間。2-4歲感覺動作學階段。(幼兒園)
兒童的感覺動作是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兒童智慧發展的基礎。
當幼兒會坐、會走后,他們開始在動作的基礎上形成感覺,并通過動作與感覺的配合形成較為復雜的身體運動。幼兒開始能夠接丟物體、拍球、拋接球、坐滑梯、騎小三輪車、跳繩、跳遠、跑步、玩積木、折紙、剪貼畫、照圖形繪畫等,這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小肌肉精細動作的訓練。
這時家長應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提高他們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觀察力和想象力。通過對事物的積極活動來獲得自己的知識。
感覺動作能力落后的兒童,他們不愛參加戶外活動,動作笨拙,經常把頭撞在門框上,跑步跌跟頭,列隊行走時有的是順拐子,手-眼協調能力差。
聯系人:趙老師
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18 14:15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