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孩子自己主動說話
當孩子能夠在家長提示的情況下說出自己的要求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制造機會等待孩子主動說話了。可以首先把孩子想要得到的東西讓他看到,然后等,看看孩子能不能主動做出語言的嘗試。如果有,那么記住夸獎孩子,并且馬上把這個物品給他,千萬不要讓孩子再說一遍,或者是讓他說給身邊的人聽。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獎勵,你不希望孩子為了得到一樣?xùn)|西付出太多的努力,因為如果說話反而讓自己更難得到一樣?xùn)|西的話,孩子就可能放棄了。
如果孩子還不能,或者說不懂得你的意思,看到東西后沒有主動說出東西的名字,那么我們就回到之前的那一步,家長說:“餅干”,然后讓孩子模仿。這個時候,因為是模仿的情況,我們可以獎勵他小一點的餅干,等什么時候他是主動自己說出“餅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獎勵他一大塊的餅干了。因為你必須差別對待他的不同回應(yīng),他才會知道如果自己想得到一塊大的餅干就要主動說,要不然就只能得到小小的一點了。
4、加強溝通的互動性
家長不斷要求孩子開口說話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語言必須要在針對性和實用的情況下不斷練。比如說:孩子喜歡被家長抱起來并拋高,那么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些機會讓孩子說“抱”,然后家長把孩子抱起來,接著要求孩子說“高”,家長再把孩子拋高。因為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他會更樂意去用語言提出要求,這么做除了練了語言能力,也加深了父母與孩子情感上的交流。
5、開始準備和孩子對話
教孩子說話切忌拔苗助長,他剛會說幾個字,就急著教他說短句子。一般建議當孩子擁有五十個或者更多的詞匯量時,家長就可以開始教他們短句了。
例如:孩子喜歡吃餅干,家長就可以教他說“我要餅干”;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就可以教他說“不喝”。在和孩子開始對話的這個階段,還要留意的就是一開始就需要和孩子練不同的說話方式,但是所表達的內(nèi)容卻是一樣的。
例如:“我要吃餅干”、“我想吃餅干了”、“我可以吃餅干嗎?”、“請給我一塊餅干”等,這些所表達的目的都是孩子想要餅干,但是說法的方法各不相同,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變換著方式去教孩子提出要求,務(wù)求孩子話說得更自然。
6、鼓勵孩子給他加油
當孩子開始有語言的時候,家長的煩惱大部分是糾結(jié)于孩子怎么大都是要求性語言,其實這是正常孩子在運用語言的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階段。懂得提要求了,接下來就可以和孩子練標識性語言,例如:拿出一個東西,問孩子這是什么?。
接著還可以教孩子問問題,例如:“我們要去哪里?”、“這是什么?”、“這是誰的?”,要記住孩子開口和你說話,已經(jīng)是他融入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家長要做的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教孩子和自己對話,和社會交流。
聯(lián)系人:趙老師
聯(lián)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zhèn)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19 14:20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