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帖子看來要持續更新了。
又學到一招:轉移話題——對方說責任,就說對方態度不好。過程:鄰居母親提出質疑,看到
我家實付檢測費比當初說的多,當初說2800實付3100,還有說好修復墻面的沒修。
回答:
1. 這個我沒聽過的2800應該是檢查不修,你家是修了,本來還更高是砍了價的。
(親戚付錢時我在旁邊聽,鄰居母親在旁邊看)
(此處質疑可能是覺得我們跟檢修師傅假裝多收錢好訛詐鄰居?這思路著實特別,我可以提供家中所有賬號的記錄,看除了我們支付給親戚的,有沒有親戚支付給我們的)
2. 說好的是解決漏水而不是恢復墻面,
檢測師傅只帶了檢測儀器和開墻工具,按常理來看也不可能補墻(備忘:這點獲得鄰居母親點頭認可)。
我情緒控制能力差,感覺有逃單趨勢+昨日溝通不暢就不小心激動了下,這時就體現出人與人的差距,雖我作為小輩無禮頂撞,鄰居母親依舊和風細雨,笑瞇瞇地表示你怎么這樣子說話XN,不要這么生疏XN,我平時跟你媽媽經常講話X3。
鄰居母親斜眼看人的樣子讓我產生了久違的熟悉感,仿佛面對小學的更年期老師,于是平靜下來作出直男發言:就問一件事,你家出檢測費嗎?
終于獲得肯定回答——漏水的責任會承擔,但兒子報了培訓班忙到凌晨2點學費2萬多早出晚歸非常繁忙等兒子有空再說,現在墻上鉆開磚塊外露,泡松就不好了,我表示可以拿透明膠+防水膜先貼上,我家漏一年多了有經驗可以幫忙,鄰居母親不愿麻煩別人,體貼地拒絕。
遂又關于態度問題來回數次,我媽笑稱昨天你兒子媳婦也是這樣,兒子平時圓滑昨天電話里大聲吼,跟你兒子結束通話后你媳婦語氣強硬地說手機拿來!手機拿來!他們小輩就是這樣的,容易激動。
我見話題又偏,重申不是立刻要回檢測費,而是要一個態度,不然像別人那樣遇到賴皮就很麻煩,您這邊確認負責就行。
期間天南地北扯了一通略過不談,最終結果是等空閑時間未知的鄰居兒子出現再說。
此次經驗:控制情緒保持語音平穩,減少岔開話題的機會;記清本意,任你談態度談辛苦談其他,我只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