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0-12-29
, 來自:江蘇省0==
部分家長總感覺自己的孩子很難教有不聽話,跟他說活有時候甚至會吼叫,但他還是老樣子,家長自己也會感到煩惱。下面自家的孩子有沒有出現下面的幾條的問題,如果有我們考慮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要進行積極的干預1、孩子打羽毛球時經常接漏球,自述明明看到球的來路,但拍子揮過去卻落了空。2、不敢玩秋千,不是失足從秋千上墜落,就是使盡全力也蕩不起來。3、花很多時間學不會跳大繩,跳大繩的隊列一到你孩子這里就中斷了。4、從小不敢在馬路牙子上練平衡,把孩子抱到馬路牙子上他就哇哇大哭。5、愛哭,怕見生人,在街上遇到陌生人問路經常會害怕。6、幼兒園老師反映孩子的參與性不強,譬如大家都在學新的韻律操,惟獨你家孩子呆立不動,受了批評也不反駁。回家來偶爾高興了,卻能將韻律操回憶起來,當然,跳得生澀無比。7、寫作業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筆或少一筆;形近字(如視與祝)經常弄混。8、學拼音困難,經常把d看成b,把q看成p。9、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10、閱讀吃力,必須用手指逐行逐字地協助閱讀。11、經常抄錯數字或運算符號,或者在四則運算中漏掉一個“計算項”。12、做作業極其磨蹭,同一項作業費時約為同齡伙伴的兩倍以上。13、多動,常常不能自主地去與周圍同學打交道。認識到錯誤后,下回還會故態復萌。14、性格暴躁、偏執,達不到目的時,會以在地上打滾、吞食玩具部件等危險方式逼迫父母就范。15、特別膽小,躲避跟老師同學打招呼,實在躲避不過去了,禮貌用語也說得很含糊不清。感統失調是指感覺器官接收感覺刺激的能力或大腦統合作用由于發育不良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運轉,使傳入大腦的信息被錯誤處理,導致機體不能對外界刺激做出恰當反應而出現一系列行為方面問題。感統失調是一個臨床心理學概念,通常也被叫做學能力障礙,它主要是指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腦綜合功能發揮失調的一種表現。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并不是一種疾病,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的情況,在孩子6歲以前積極帶孩子進行干預是可以減輕和消失的,超過12歲就很難糾正了聯系人:毛老師,地址:蘇州市昆山市玉山鎮中華園路850號四季商城3樓031室 聯系電話:15371455662 19951156509 15306268207電話:0512-366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