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裝修的時候,我和20多家裝修公司(包括設計工作室)接觸過,經過綜合考量,選擇了“設計師+施工隊+監理”的三個獨立團隊合作的方式。效果很好,實用面積56㎡實現了三房兩廳。所以一開始,我還是打算用這種方式。
今年五月底,在大眾點評看到沈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聊了一下,感覺很像2009年那個設計師老何(在此緬懷一下老何),欣然付定金。
但人算不如天算,職業生涯出了點小意外,覺得設計費還是要省下來,就在微信上委婉地問了一下沈院,沒想到,還沒等我正經開口說退錢,沈院就很爽快把錢退我了。(這個時候我已經找了很多設計師了,交房前)。
2020年7月,交房了,剛開始其實并沒有想裝修,想著自己會移居別的城市,就暫時擱置了。沒曾想,蘇州園區房價降價太狠,我的房子即使賣掉,在別的城市似乎也不太能活得更好,就這樣,打算還是先留蘇州吧,昆山的房子,自然就要裝修起來了。(園區和昆山的小區,名字里都有“五”)
我原本想著要省錢,于是就沒去找沈院,想著找個裝修公司,少花點設計費。就這么,又找了20多家裝修公司。真的不是要求高,實在是很多設計師只把這個當生意。在我看來是家的地方,只被他們當成是能力表現的工具。
不耐心聽我說需求、嘲諷我不要對生活要求太高、覺得自己的方案天下第一我不能提要求、微信報價12萬過去一談20萬、覺得方案不對沒簽合同就說我偷用方案、我催著聯系、還有途中失聯的、還有直接用我老公自己設計的平面布局圖的……
感覺好累,什么問題都要我自己考慮,我自己想辦法實現我的需求,布局圖我老公自己畫的基本都沒改……心太累了,有一天,我暗戳戳地又在微信上聯系了一下沈院,說了說我的凄凄慘慘,沈院并沒有冷嘲熱諷,只說了第二天去量房。

順便附上我找設計師都8條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