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器官運動訓練:(1)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感覺刺激:冰刺激面部、軟腭、腭弓;軟毛刷快速刷拂; ——壓力:對舌肌、舌骨施加壓力; ——牽拉:牽拉舌肌,誘發更大的收縮;輕輕拍打笑肌; ——抵抗:舌肌、咬肌等抗阻運動。(2) 發音器官運動訓練——下頜運動:張口、閉口、下頜前伸、左右側移;——唇運動:噘唇、咧齒、軋唇、閉唇、鼓腮; ——舌運動:前伸、左右擺動、后卷、環形“清掃”、抗阻運動; ——軟腭運動:用力嘆氣、發“a”音、發“pa、da、ma、ni、si、shu”音、用冰,毛刷刺激軟腭; ——交替運動:頜(張閉口運動)、唇(前噘后縮)、舌(伸出縮回左右擺)。 語言認知訓練 一.招生對象 1.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言語問題:不會講話、發音不清、不能連詞成句、口齒不清、語言發育遲緩等。2. 因各種臨床病癥(發育遲緩、腦癱、自閉癥、聽障、腭裂術后、唐氏綜合征)引起的言語發育問題。3.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的認知理解、邏輯表達溝通能力落后、社交技巧差、不自信、學遲緩、認字差、自閉傾向;二.課程特色 將口部感覺、口部肌肉運動、構音練、認知理解訓練等有系統有層次的結合在一起,通過言語治療師的一對一個別化訓練,教會家長生活泛化,幫助孩子改善口部感覺和運動失調問題,解決語言語調障礙,使孩子口齒清晰,言語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提高發育遲緩、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等發育偏移兒童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三.訓練方式 根據兒童的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采用ABA、結構化教學(TEACCH)等訓練方法,以游戲、兒歌互動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孩子的社交游戲和人際互動技能。四.課程時間每節課50分鐘,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可以溝通預約時間。小組融合課 一. 適用人群及適用癥狀1.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沒有目光交流、想跟小朋友玩,不知道怎么玩,不自信(不敢在人多的場合講話)、沖動任性(總動手打人)、自控力差、喜歡一個人玩,不合群、社交技巧差、適應能力差;2. 因各種臨床病癥(發育遲緩、腦癱、自閉癥、聽障、腭裂術后、唐氏綜合征)導致的社交障礙或者社交落后。二.課程特色通過小組課程形式,提高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專注力,為入學前做好充分準備。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格,心理上有一定的準備。學齡前適應及準備提升聽覺、視覺、觸覺專注力,增加學動機及專注力,培養兒童安坐及聽從指令能力。三.課程內容1.自我溝通 2.互動溝通3.同伴選擇 4. 情緒表現5.懂得輪流,學會等待6.共同聽指令7.互相參照8.社交適應四.上課方式 一對一,一對多的小組方式五、上課時間
唇部練 1. 咬緊牙齒,說“衣”聲,做5次;
2. 嘟起嘴唇,說“烏”聲,做5次;
3. 說“衣”聲,維持3秒,隨即說“烏”聲,然后放松。輪流重復5到10次;
4. 合緊雙唇,壓著維持5秒,放松。重復做5到10次;
5. 雙唇含著壓舌板,用力合緊及拉出壓舌板,跟嘴唇抗力,維持5秒放松。重復做5到10次;
6. 壓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合緊,拉出跟嘴唇抗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復做5到10次;
7. 重復說“爸”音10次;
8. 重復說“媽”音10次;
9. 合緊嘴唇,然后發“拍”一聲。重復做10次;
10. 吹氣/吹風車/吹肥皂泡。
聯系人: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1 13:34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