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離線璦特生特教
|
家庭環(huán)境中,有不同的認知區(qū)域。 比方,客廳主要是認知家用電器、家具等的場所;臥室是認知臥具、衣物等的場所;衛(wèi)生間是日常清潔用品認知的地方;廚房則是認知餐具、食物等的地方…… 家庭中的基本功能分區(qū)無非就是以上幾類。孩子待在不同的功能區(qū)域,經由家長的引導,學到的基礎認知不同。 簡單講,其實只要有三個通用句型就能基本搞定不同功能區(qū)域內的基礎認知。這三個基本句型是: 這是什么? 你在干什么? 這件事怎樣做? 句型一:這是什么? 帶孩子來到廚房。 讓孩子拿著自己吃飯的小碗,家長指著碗提問:這是什么?然后幫助,或者讓孩子自己回答:這是碗。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圍繞碗的大小、顏色、歸屬、類別等方面,進行解說和泛化,幫助或者啟發(fā)孩子自己表述: 這是我吃飯用的碗。 這是我喜歡的碗。 這是有紅色圖案的碗。 這是一只小小的碗。 …… 早中晚各來一次,堅持一段時間。保證——低功孩子能認識自己的碗,*高*孩子能適當泛化出關于碗的各種語言表達。 家庭里其他功能區(qū)域內物品的基礎認知,以此類推。 句型二:你在干什么? 這個句型有兩處重點。 1、帶孩子到廚房,還是這只吃飯的碗。 讓孩子端著碗,面對孩子提問:你在干什么? 輔助或者鼓勵孩子自己回答:“我在端著碗”或者“我端著碗”。 這個句子的第一處重點就在這個動詞“端”上。這個時候你就不應該再糾結碗的認知,而應該教這個動詞“端”了。 家長演示動作,什么叫“端”,再讓孩子多次模仿“端”的動作,并與命名配對。程度高的孩子當然要擴展。端水杯、端洗菜盆、端電水壺、端媽媽剛做好的一盤菜……邊模仿動作,邊清晰表達。 早中晚各來一次,堅持一段時間,保證——低功孩子知道“端”這個動作的意思。*高*孩子不但懂意思,還能知道可以“端”起來的各種廚房用具、餐具,或者食物。 家庭里,其他功能區(qū)域里基本的動作認知都可以這樣教。 2、這個句型的第二處重點在于人稱代詞的轉換。 兩個大人一同帶孩子到廚房,讓孩子端著碗。 一方問:你在干什么? 另一方代表孩子轉換人稱代詞回答:“我在端著碗”或者“我端著碗”。 雙方的問答都應該突出人稱代詞“你”和“我”。 還是早中晚各來一次,堅持一段時間,保證——低功孩子碰到這個問句,就知道轉換人稱用首字“我”來開頭。*高*孩子知道適當泛化回答出各種“我在干什么”。 句型三:這件事怎樣做? 這個句型適用于流程固定的事情。例如刷牙、洗臉、上廁所、穿脫衣褲等等。這些生活自理能力,嚴格來講都叫應用知識。學習這些應用知識,進而轉化成自主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認知的過程。這是訓練孩子條理和邏輯的好句型。 比方,在洗手間,拿起孩子的牙刷問:我們怎樣用牙刷刷牙呢? 然后可以邊輔助孩子的行為,邊一步步解說: 第一步——把牙膏擠在牙刷上。 第二步——把牙刷放進嘴巴里。 第三步——刷上下左右的牙齒,要刷出白色的小泡泡。 第四步——打開水龍頭,用漱口杯接一杯水。 第五步——漱口,把泡泡吐出來。 這樣,我們的牙齒就刷干凈了。 當然,也可以利用圖片,多種感官刺激一定比單一感官刺激要有效得多。 程度越低的孩子,步驟要分解得越細,家長的輔助要越充分。程度越高的孩子則應該大而化之,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并且要求孩子把每個步驟說出來。 飯后各來一次,堅持一段時間,保證——低功孩子知道刷牙怎樣正確操作,*高*孩子不但能做,還能自己講一講每個步驟。 家庭里,其他功能區(qū)域中含有固定流程的事情都可以這樣教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是一家非營利康復組織機構,針對自閉癥[孤獨癥]兒童開展的專業(yè)的康復訓練機構,行政所屬管理單位是昆山市民政局,業(yè)務主管單位是昆山市殘疾人聯合會。機構致力于為自閉癥(孤獨癥)、多動癥、語言發(fā)育落后、感覺統(tǒng)合失調、聽力障礙、智力落后、發(fā)育遲緩、輕度腦癱、注意力不集中等等0-12歲等特殊兒童提供實施綜合測評和康復訓練
全日制班:周一至周六,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371455662(朱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校區(qū)一:蘇州市昆山市中華園路850號四季華城(四季商城)3樓031室【昆山市璦特生兒童康復中心】 校區(qū)二:蘇州市昆山市長江南路666號利得國際1402室【昆山市亨那語言訓練中心】 |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