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大腦對輸入的各種感覺信息進行組織、分析和決策,將信息輸入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將信息與以往的經驗進行比較、篩選、加工、決策,然后形成對事物的認知反應,以指揮身體身體完成相應動作的過程。 感覺統合就是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大腦會以某種方式對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編碼、加工和整合,從而使各種感覺信息可以在中樞系統有效組合,彼此協調。 感覺統合是認知、社會交往、情緒以及自我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過程。感覺統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初級統合功能,包括身體協調、手眼協調、注意集中、情緒穩定、記憶準確,能夠完成目的性活動;二是高級統合功能,包括注意能力、組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學習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1. 盲人摸象—觸覺系統 觸覺系統從皮膚的受體細胞接收觸碰的信息。觸覺的受體細胞遍布我們的身體,提供有關觸覺、壓力覺、振動覺、溫度覺及痛覺的信息。愛爾絲認為:“在所有的觸覺當中,觸覺尤其與身體持續運作有關,會影響其他感覺的感知”。觸覺系統的反饋有助于發展身體覺察能力和動作計劃能力。 觸覺系統最重要的兩個系統是保護系統和辨識系統。保護系統(也稱防御系統)的功能是在我們接觸到具有潛在危險性刺激時發出警告,提醒我們小心危險的刺激,并誘發身體作出反應。保護系統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長著毛發的皮膚中。 最初,保護系統占主要優勢,隨著神經系統逐漸成熟,我們逐漸依賴辨識系統。 當觸覺系統出現障礙時,患者對于觸覺的敏感度會變得過高或過低,或是出現觸覺辨識的問題。導致觸覺障礙或者失調的一個重大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需要通過皮膚感知的感覺系統的處理能力不佳。2. 保持平衡——前庭系統 前庭系統為我們提供有關動作、重力以及頭部位置變化的信息,將平衡與移動的感覺信息由后背、眼睛、身體傳至中樞神經,并讓肌肉有張力,幫助我們順暢有效地移動。它對于保持身體平衡非常重要。 前庭系統是我們所有行動的基礎。前庭系統的輸入功能關乎我們整個神經系統的運作效率,前庭系統若無法持續正常地運作,其他感覺就無法持續表現出來,神經系統就難以“啟動”。 前庭系統位于內耳,是主要平衡器官。前庭系統包括兩部分:前庭囊和半規管。前庭囊主要對重力有反應,可以使大腦感知我們頭部的方向。半規管對頭部旋轉的變化敏感,但對平穩的旋轉不敏感。 前庭神經與控制眼部肌肉的神經核存在聯系。當我們走路或跑步時,頭部就會有震動感,而前庭系統的作用就是控制眼動彌補突如其來的頭部運動。這個過程被稱作前庭眼動反射,其作用是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視網膜圖像。3. 腳踏實地——本體覺系統 本體覺是我們對自己身體位置的感受,本體覺系統會將我們身體各部位的信息以及當下的位置告訴大腦。本體覺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頭部、手臂和腿部的位置。我們在走樓梯時不用盯著雙腳,這就依賴于本體覺系統。本體覺系統的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以及結締組織中。 由于觸覺與前庭平衡覺和本體覺關系密切,有時也將這些感覺的處理過程稱作觸覺本體過程或前庭本體過程。觸覺本體覺是指同一時間對接觸對象和身體位置的感覺,例如,握筆寫字;前庭本體覺指我們活動時,同時對大腦和身體位置的感覺,例如,打球、爬樓梯。 本體覺不良的兒童很難解釋有關身體位置與移動的感覺,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難以有效地調節這些潛意識感覺。他們無法監控自己的大動作肌肉與精細動作肌肉,很難控制動作與執行動作。4. 眼觀六路——視覺系統 視覺系統是一個復雜的感覺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分辨事物。我們可以通過視覺系統了解自己的位置,當下發生的事情,或是將要發生的事情。視覺能力并非與生俱來的,它通過感覺系統統合逐漸發展形成。5. 耳聽八方——聽覺系統 聽覺能力是指接收信息的能力,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基本能力。當我們還是胎兒時,我們的聽覺神經系統已經開始發育了。聽覺與前庭覺相互作用,連接全身的肌肉,有助于控制身體的移動、平衡和協調。 聽覺系統有三項基本功能:探查聲音、確定聲音的位置以及辨識生源。聯系人: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啟智星兒童康復中心是由昆山市殘聯主管,經昆山市民政局批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本中心為自閉癥傾向、語言發育遲緩、感統失調、多動癥、唐氏兒等特殊兒童提供專業評估、康復訓練、早期教育和支持,以全面協助孩子解決在生活、學習和發展上的困難。我們老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秉承著以孩子為本和服務質量至上的原則,采用應用行為分析(ABA)、結構化教學(TEACCH)、感覺統合訓練、人際關系發展干預(RDI)、思維訓練、音樂治療等訓練方法科學結合的康復模式,通過專業努力,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讓孩子能順利的融入大環境。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4 13:54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