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教師資格證培訓班,幼教面試答題技巧?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環節中,結構化對于考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很多考生在答結構化的時候沒有思路,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其實學員只要能有邏輯性地“自圓其說”就可以。
比如在結構化中,比較常考的“教育實踐”類問題:
“幼兒入園已經一周了,但還是每天都哭,作為教師你怎么辦?”
對于這類問題可以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來回答。
一、發現問題
幼兒入園每天哭,是由于分離焦慮造成的。
二、分析問題
從幼兒自身分析:幼兒周圍的環境變化,幼兒從家庭到幼兒園就是從一個小的熟悉的環境到了一個大的陌生的環境,安全感缺失。并且在這個環境中,有了更多的約束條件,幼兒不能像在家一樣想干嘛就干嘛。
從教師角度分析:教師是否給予幼兒足夠的關注?教師的活動是否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以及教師在與其他幼兒交流,以及工作的過程中,是否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有聲音很高或者不恰當的行為。
從家長角度分析:家長前期有沒有給孩子做好入園準備工作;家長在每天接孩子放學后,是否會對孩子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比如是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有小朋友打你了嗎?”還是問孩子:“今天你在幼兒園玩什么好玩的游戲了?”不一樣的問題會給孩子不一樣的影響。
三、解決問題
因為幼兒對于自身的調控是受外界影響的,所以在解決問題時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出發:教師關注幼兒,并對幼兒哭的行為表示理解,可以對幼兒說:“老師知道你很難過,很想媽媽,媽媽不是不要你了,等你晚上吃了飯,媽媽就來接你,你現在可以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抱著我,哭2分鐘,2分鐘之后,我們就一起去玩游戲,你說呢?”之后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戶外滑梯、講故事、游戲、唱歌跳舞等,同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為幼兒創設熟悉的環境,如:娃娃家里做照片墻,給予孩子安全感。
其次,從家長方面解決,給家長講解正確的育兒理念,告知家長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是不要他了,爸爸媽媽下班后會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并且引導孩子去回憶幼兒園中有趣的事情,請孩子介紹自己的幼兒園里他們最喜歡的地方等等,讓孩子逐步喜歡幼兒園。
最后可以實施家園共育,如定期開展幼兒園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
所以在回答保教實踐類問題時,我們可以先把與這個問題有關的人逐一進行分析,從小到大,從主體到客體。分析完之后再來逐一的去解決,總之體現出一切都是以幼兒為主的思路,有條不紊,有邏輯地回答這類問題,博得考官的信任,從而順利順利考試。
聯系方式:鄧老師18862258695(微信同號)
學校地址:昆山市震川西路111號名仕大廈9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