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到底是什么?其實,看似缺乏管教的熊孩子,卻在默默忍受著發展問題的困擾。我們家孩子是多動癥嗎?感覺統合訓練對孩子有幫助嗎?多動癥、感覺統合失調和學習問題和行為問題又有什么關系?在我國,普通孩子中感統失調發生率為30%,行為問題群體中為60%,多動癥群體中為80%,孤獨癥群體中感統失調發生率更是高達90%,且比率逐年上升。但是“感覺統合”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到底是什么?其實很多人仍舊沒有形成清晰準確的概念。 一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簡單幾點〉 1、前庭平衡覺失調:表現為愛轉圈而不暈,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協調,語言發展遲緩。 2、觸覺失調:表現為害怕陌生環境,愛吃手,愛咬指甲,愛哭,過分依賴父母,容易生產焦慮,過分緊張等。 3、本體感失調:表現為過分保護自己,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苯拙等。 4、視覺感不良:表現為手眼協調能力差,閱讀,書寫能力差,會跳讀或漏寫。 5、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過分安靜或無故尖叫,表情冷漠。 感統失調往往會出現以下表現: 1、對于觸覺、運動、視覺和聽覺信息反應敏感或遲鈍。 2、過于活躍或過于安靜。 3、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4、說話遲,運動技能不佳,學習成績落后。 5、肢體協調有問題,顯得笨手笨腳。 6、對身體的感知覺不佳。 7、難以掌握新的任務,拿到不熟悉的玩具不知道怎么玩。 8、不會做需要兩只手同時操作的事情。 9、大多數時候都混亂無序。 10、轉換活動或場景有困難。 11、社交技能幼稚。 12、沖動,缺乏自控。 13、一旦興奮起來就難以平靜。
【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所謂感覺統合,就是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從環境中獲得不同感覺通路的信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籍著這種持續不斷的感覺統合過程,大腦的分工愈來愈精細,功能愈來愈好,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就愈來愈強。
兒童的感覺統合功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從單純的各種感覺發展到初級的感覺統合即身體雙側的協調、手眼協調、注意力、情緒的穩定及從事目的性活動,進一步發展到高級的感覺統合,即注意力集中、組織能力強,自我控制、學習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斷發展等。感覺統合能力是大腦本身所具備的功能,但這種功能的發展,還需要依靠環境的刺激和要求激發。多數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在游戲、運動和閑暇活動過程中發展起來。聯系人: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4 14:00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