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認知訓練?
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3-5歲的學齡前兒童處于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5歲兒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能運用表象進行加減,能初步理解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等。應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孤獨癥兒童的認知能力進行訓練與培養。認知訓練應以孤獨癥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為依據選擇訓練內容,以培養與提高孤獨癥兒童多項認知能力為目標,以圖形、數字、符號及文字為訓練材料。
認知訓練的具體目標:
提高孤獨癥兒童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達到全面發展的康復目標。在家庭康復中,認知訓練的內容包括注意訓練、圖形認知、顏色認知、數字認知、同類匹配、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比較排序等等。
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兒童的認知活動是有規律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的。新生兒出世后具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反射活動,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步行反射等。不久,又在這些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條件反射。當然,這些活動還不是認知,只能說是認知發展的最初基礎。嬰兒出生4~5個月,還不能認識外界物體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來,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東西。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滾到地下看不見了,他不會去找皮球,而是轉移注意去看或玩別的東西了。從半歲到2歲,才逐漸認識到物體的永存性。
語言認知訓練
一.招生對象
1.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言語問題:不會講話、發音不清、不能連詞成句、口齒不清、語言發育遲緩等。
2. 因各種臨床病癥(發育遲緩、腦癱、自閉癥、聽障、腭裂術后、唐氏綜合征)引起的言語發育問題。
3.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的認知理解、邏輯表達溝通能力落后、社交技巧差、不自信、學習遲緩、認字差、自閉傾向;
二.課程特色
將口部感覺、口部肌肉運動、構音練習、認知理解訓練等有系統有層次的結合在一起,通過言語治療師的一對一個別化訓練,教會家長生活泛化,幫助孩子改善口部感覺和運動失調問題,解決語言語調障礙,使孩子口齒清晰,言語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提高發育遲緩、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等發育偏移兒童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
三.訓練方式
根據兒童的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采用ABA、結構化教學(TEACCH)等訓練方法,以游戲、兒歌互動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孩子的社交游戲和人際互動技能。
四.課程時間
每節課50分鐘,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可以溝通預約時間。
本機構常年招生對象:
1. 語言遲緩
2. 口齒不清
3. 發育遲緩
4. 自閉癥\疑似自閉癥(孤獨癥)
5. 多動癥
6. 聽力障礙
7. 感統失調
8. 社交訓練
9. 語言發育障礙
聯系人:趙老師
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4 14:10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