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應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來保障住戶的安全,甚至北京南京、哈爾濱等眾多省市的老舊小區也開始進行改造,引入各種高新技術來提高住戶的居住環境與生活質量。
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具有高效、準確、安全的特點,能有效防止外來人員的出入,也能實現毫秒級響應,使居民無感通行。此外,與紅外熱成像技術相結合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可以做到在無接觸的前提下,精準測量面部溫度,高效、便利的同時,有效減少人員接觸,為疫情防控也帶來幫助。
而實際上,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遠不止于此,它在智慧社區的方方面面得到應用,給住戶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
電梯IC卡的應用較為廣泛,能有效屏蔽了閑雜人等的進出,但是帶卡卻已不適應當今人們的消費習慣,成為累贅。而當電梯引入了人臉識別技術,住戶只需將臉對準人臉識別儀器,系統便可自動收集人臉信息并與錄入的信息進行比對,比對成功之后,無需住戶手動,居住樓層的電梯按鍵便可點亮,將住戶送往指定樓層。不僅解決電梯卡的麻煩,無需接觸便可完成對電梯按鍵的點亮,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的當下,更是干凈、健康,給住戶帶來更高層次的安全感。
垃圾分類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采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垃圾桶更是帶來便利:居民通過提前注冊,便可通過“刷臉”使垃圾桶蓋子打開,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并由此獲得積分,換取柴米油鹽和生活用品。無需用手開蓋,更加衛生、方便;垃圾桶平時閉蓋,僅在使用時短暫開啟,減少了異味逸出,進一步建設友好的社區環境。
引入人臉識別快遞柜,居民便可通過快遞柜上的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根據提示完成人臉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用戶快遞信息驗證,驗證完成后,居民即可獲取對應的快遞,取件體驗更加方便、舒適。
人流控制成為目前重要的防疫重要手段之一,無感通行的同時還能實時統計人數,已經成為公園景區、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必備利器之一。
除上述提及的應用外,人臉識別技術還可應用于安防布控,實現對社區居民出入信息管控,提升社區安全事故的預警能力;應用于老年陪伴機器人,可提供多樣服務場景,以滿足弱勢群體的生活需求。
[ 此帖被金狗衛士在2022-10-12 09:50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