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自閉癥的大腦變化涉及整個大腦皮質,而不僅僅是過去知道的影響社會行為和語言的特定腦區。
領銜這項研究的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教授Daniel Geschwind博士,他的團隊將系統生物學方法應用于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重點之一就是確定自閉癥的遺傳原因和分子病理學。
起初,研究團隊的重點是大腦的額葉和顳葉,因為這兩個區域高度參與大腦的高級認知功能,尤其是社會認知,而社會認知障礙正是自閉癥患者的核心障礙之一。
在此次發表的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擴展了他們的檢查范圍,對大腦皮質的四大功能區——額葉、顳葉、枕葉和頂葉全部進行了RNA測序,分11個區域檢查了細胞的基因表達。他們總共分析了112名自閉癥患者死后捐獻的腦組織樣本,與健康腦組織進行比較。
分析結果顯示,自閉癥對大腦的影響是全腦變化,被分析的11個皮層區域幾乎都可以看到自閉癥患者和健康對照的差異,即包括較高級的關聯區域,比如參與推理、語言、社會認知等功能的區域,也包括了初級感覺區域。
研究人員注意到,基因水平下降最大的區域在視皮層和頂葉皮層,后者處理疼痛、觸覺、溫度這類信息。研究人員指出,自閉癥患者經常有“感官超敏”的現象,例如普通的聲音在他們聽來極為刺耳,觸碰擁抱對他們來說難以忍受,而這種基因表達的差異或許正反映了這一現象。
研究證據顯示,自閉癥患者整個大腦中,特定的一組神經網絡在全腦中顯示出較低的基因表達量,這些基因表達的變化更可能是自閉癥的原因而非結果。研究團隊表示,下一步他們計劃基于逆轉這些基因表達的變化開發療法,利用類器官等模擬人類大腦發育的技術可以模擬這些變化,以便更好地了解自閉癥的機制。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年齡:2-13歲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371455662(朱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22號(朝陽大潤發對面)
千燈校區:千燈鎮人和路257-259(千燈優家寶貝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