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的瞬間
:位置哪里呀~~
我媽喜歡吃大肉包
(2024-01-12 10:55) 
大企業的尚且做假。小攤販,更難監管。網上新聞:
根據上海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消息,2020年11月起,受豬肉價格大幅增長影響,海霸王為減少原材料成本,將“白菜豬肉水餃500g”等19款速凍水餃產品中的豬肉配料含量大幅降低,導致上述產品配料中雞肉或鴨皮的含量均高于豬肉,豬肉不再是上述水餃餡料配料的主要成分。
為了獲取競爭優勢,海霸王自行設計并制作產品包裝,在上述19款速凍水餃產品的外包裝上使用醒目字體以“豬肉水餃”作為產品名稱,也未在醒目位置備注提示產品主要配料改變,導致消費者對產品配料產生誤認。至案發,海霸王共計銷售上述型號的速凍水餃產品140余萬包。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認為,海霸王利用產品名稱對產品性狀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遂作出罰款50萬元的決定。
據海霸王官網信息顯示,海霸王國際集團是一家集餐飲、速凍食品、地產、旅店和商貿物流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配備有食品生產線30多條、大型生產基地4個,擁有年產速凍食品超15萬噸的生產能力,產品線涉及火鍋餃類、湯圓類、水餃類、丸類、魚漿制品類、串類、包點類、肉制品類、沙拉等九大系列共200多個品種。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家速凍食品行業的知名企業,卻在過去幾年多次被曝出“掛羊頭賣狗肉”等產品質量問題。
早在2016年,相關機構對海霸王旗下的“海王妃”撒尿牛肉丸進行抽檢,兩次均未檢出牛源性成分。2022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批魚丸,發現大部分產品配料首位為“魚糜”或是“冷凍魚糜”,多款魚丸產品摻雜其他肉類,其中提到“海霸王爆漿小魚丸”的主料竟然是雞肉。
出于成本和口感考慮?“混肉”已成行業普遍現象
在速凍食品領域,這種“混肉”現象早已成為一種常態。據新京報此前報道,三全、思念售賣的“牛肉”餃子中,有8款配料中含有豬肉或豬肉加雞肉成分;三全、龍鳳、白玉的“豬肉”餃子中,有10款添加了雞肉成分。
針對餃子中添加其他肉類,當時思念客服回應稱,主要為口味需要。此外,思念食品還表示,其所有產品都依據《食品安全國際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按照原材料占比含量遞減的順序,將各類原材料一一明確標識。三全食品(002216)的客服則稱,其“香菇豬肉大餡餛飩”產品中確實含有其他配料,但豬肉、香菇是主要成分,所以產品名稱才這樣取。而在標稱“豬肉”的餃子中添加雞肉,主要是根據研發等綜合考慮。
改善餡料口感、降低原料成本,被歸結為速凍食品企業生產這種“混肉餡”產品的兩大主因。 其中,降低成本大概是更關鍵的考量。從成本的角度看,同樣規格下,雞肉、豬肉、牛肉的價格確實存在差異。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數據,截至1月11日下午兩點,全國農產品(000061)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81元/公斤,牛肉為71.12元/公斤,白條雞為17.61元/公斤。
與海霸王涉嫌虛假宣傳有所不同,這些品牌被曝光的是用料“不純”,并非豬肉餃子中雞肉含量超過豬肉,牛肉餃子中豬肉含量超過牛肉。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海霸王受到相應的處罰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食品企業在競爭過程中采取類似的手段,第一為了偷工減料,第二是以次充好,第三是欺詐消費者。針對海霸王的處罰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行業亂象。
食品飲料產業投資人陳小龍稱:“雞肉價格相較豬肉更加便宜,鴨皮這些則更加廉價。商家為增加利潤鋌而走險,最后損害品牌形象,實在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
“此次海霸王事件也給全社會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上海市新文匯律師事務所律師富敏榮告訴藍鯨財經記者,“由于消費者的不確定性,被處罰款是上交給國家財政的,真正的受害人消費者并沒有獲得應有的賠償。而且“海霸王”對罰款50萬元實際上是不痛不癢。如今公益訴訟已在法律層面上不構成障礙,建議檢察機關以及消費者保護協會應該提起公益訴訟,對“海霸王”之類企業進行懲罰性民事賠償,并利用賠償獲得的錢款設立“消費者受害賠償基金”,若日后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可以從基金中得到補償。”
速凍食品行業頭部品牌效應顯著
受快節奏生活的影響,消費者對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艾媒咨詢研報顯示,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已達1688.5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2130.9億元。
另據艾媒咨詢上述研報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者最偏好火鍋食品類的速凍食品,占比為68.4%;其次是肉類(62.7%)、餃子類(55.3%)、湯圓類(51.7%)。消費者購買過的品牌中,思念、正大、安井、灣仔碼頭和圣農位列前五;除了這五個品牌外,其余速凍食品品牌的消費者選擇占比不超過30%,行業龍頭效應明顯。
由此看出,速凍食品行業目前行業集中度高,頭部企業收益率較為可觀,頭部品牌效應明顯。這種格局下,龍頭企業能夠很好地利用規模效應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與研發能力,不斷地推出新品,進一步擴大市場。加上此次風波,海霸王若想繼續布局和深耕,未來或許并不輕松。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年營業額達20億元的食品龍頭企業,海霸王遲遲未上市,也是市場長期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