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1-12
, 來自:江蘇省0==
近日
江蘇省昆山中學“昆韻合唱藝術團”
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之邀
赴香港參加
第四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動
并在活動前
接受采訪“人民日報”專訪
第四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動是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聯合主辦,旨在為內地和香港兩地青少年搭建人文交流與展示平臺,促進兩地青少年相知相親,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來自22個省市1200余名小使者齊聚香港,各類節目精彩呈現。
江蘇省昆山中學“昆韻合唱藝術團”
作為江蘇省唯一受邀代表團隊
在展演活動中綻放風采
一曲昆腔合唱套曲
《顧炎武》選段《頌揚》
唱出了“昆韻”之美,唱出了“傳承”之美
為海內外觀眾敬獻一場
文人志士的千年古調
同時現場獲評
人文交流貢獻獎
學生表演榮譽獎、教師表演榮譽獎
三項大獎
為自成一派的昆腔合唱表演形式
推開一扇國際交流的大門
來自江蘇省昆山中學“昆韻合唱藝術團”主創、指揮鄧解芳表示,昆山是昆曲的發源地,也是昆曲文化的傳承之地,昆腔合唱套曲《顧炎武》志在將古老的昆腔和現代的合唱藝術相融合,嘗試著做人文和藝術、民族和世界、古老和現代的融合創新形式,已經探索催生出一種“昆曲與合唱的新的表現方式”,它叫“昆腔合唱”。
昆腔合唱套曲《顧炎武》在首演的基礎上再度整合創新,融入曲笛、舞蹈、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力圖探索高中階段學生合唱表演藝術全景式、立體式的表演形態,歌頌思想家顧炎武憂國憂民的一個偉大情操,傳遞了昆山青年學生對偉人的這種敬仰態度和學習精神。
該曲目是依據《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要求,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發揮藝術教育啟智潤興,培根鑄魂的功能價值,努力實現“五育并舉”的融合育人教育理念。此次赴港演出的圓滿成功,既為江蘇省昆山中學昆腔合唱增添了一份驕傲與榮耀,也展示了昆山市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美育實踐的重大成果。
江蘇省昆山中學“昆韻合唱藝術團”成立于2018年,是在校合唱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近二十年來,合唱隊在學校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支持下,通過長期藝術實踐,依托課程開發開設與社團活動的開展,在一屆屆合唱團成員的不懈努力和指導教師的精心培育下,不斷突破,屢獲佳績。
▲2019年,昆腔無伴奏混聲合唱《皂羅袍》登上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的最高舞臺——全國“六藝”現場合唱專場展演
▲2020年,首部擁有知識產權原創昆腔合唱作品《皂羅袍》入選中國“文旅藝教”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新作品名單,填補了近數十年來江蘇省中小學校原創音樂作品入選的空白
▲昆韻合唱藝術團演唱《皂羅袍》視頻入選中國合唱通平臺“佳作推薦”欣賞欄目
▲獲2021年江蘇省“鳳凰杯”中小學生“我向黨來唱支歌”合唱比賽一等獎
▲2021年,成立“昆曲合唱”音樂教研工作室,2022年工作室獲評“蘇州市鄧解芳美育名師工作室”,昆韻合唱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
▲2022年,“昆韻合唱藝術團”獲評江蘇省首批高水平中學生藝術團建設單位、蘇州市中學生十佳藝術團
多年來,江蘇省昆山中學始終聚焦藝術美育學科實踐教學,將藝術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現代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載體,努力提升藝術美育教育質量,初步形成了“規定動作基礎扎實,自選動作成果豐富”的藝術教學格局,走出一條具有昆山中學特色的藝術教育之路,努力推動學校辦學水平在高起點上不斷突破。2020年學校獲評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昆韻合唱藝術團”教育藝術的成功實踐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整體優化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實施策略與水平,成為了江蘇省昆山中學藝術教育的一張鮮亮名片。一首首合唱曲目融入一屆屆省昆中學子的青春記憶,一次次創作打磨催化了藝術教師專業能力的生長,一場場賽事展演激勵了學校樹立藝術教育高品質建設的遠大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