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文廣旅局公布了
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間
優秀群眾文化團隊
我市巴城鎮文體活動中心、昆曲學社、小桃源濕地文化館榮獲“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間”殊榮。
野馬渡話劇社、昆山市戲曲聯誼會、陸家鎮舞龍隊、巴城幸福鄰里公益服務社、昆山市千燈鎮金言戲劇團、昆圖朗誦團榮獲“優秀群眾文化團隊” 殊榮。
本次獲選的
文化空間和文化團隊
一個個江南文化底蘊深厚
運營機制新、服務效能高
兼具審美性、功能性、公益性
巴城鎮文體活動中心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東陽澄湖畔,是集會務、演出、健身、休閑、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文體活動大樓。中心擁有580座小型劇場,配套圖書館建成藏書區、閱覽區等,總藏書量達6萬冊。中心還有書法、美術、音樂、攝影等培訓教室,配套教學電腦、投影儀及其他專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特色文化空間建成展櫥、展柜、展臺,展示巴城昆曲、書法、民歌等特色文化。
昆曲學社坐落于陽澄湖與傀儡湖之間,粉墻與竹墻巧妙地將這片臨水區域劃分為“梅蘭竹菊”四院,結合古橋水系,設計了貼水戲臺,由兩側游廊連綴穿插,構成了一個空間豐富、光影交錯的演藝場所。日常開展昆腔婉唱系列昆曲公益演出、昆曲成人班教學、小昆班教學、昆曲主題展覽、昆曲專題賞析、“古韻今約”系列昆曲知識講座、傳統民俗節日活動、會議服務、全年免費參觀等。
小桃源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擔綱設計,城投集團建設,通過對玉山雅集詩詞的解讀與提煉,利用改造的建筑空間來再現元末昆山最大的私家園林——玉山佳處的絕美意境,并以多功能文化空間促進當地文化融合發展。該文化館總用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千平方米,包括展覽、會務及相關配套服務。
野馬渡話劇社作為昆山首家區鎮級話劇創作、表演團隊,致力于優秀戲劇文藝作品創作,團隊作品包括小戲、小品、話劇,成員擅長舞蹈、歌唱、導演、編劇等。
昆山市戲曲聯誼會積極參與廣場文藝“周周演”和“歡樂文明百村行”等惠民演出活動,每年承擔公益演出活動30余場。戲聯堅持在節假日為養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送戲曲,還主動下到社區、居委征求觀眾的實際需求,積極組織演出活動,不斷擴展演出覆蓋面。
陸家鎮舞龍隊由江蘇省級非遺傳承人施波生擔任總教練,目前有隊員34名。近年來先后代表蘇州市、昆山市、陸家鎮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30余場次,先后榮獲國家級榮譽7個、省級榮譽13個、市級榮譽10余次。
巴城幸福鄰里公益服務社培育了一支以巴城鎮“兩癌”女性為主要成員的文藝團隊——雙絲帶文藝隊。團隊經常進社區、村開展活動,隊員們用積極的心態和充滿陽光的生活熱情感染他人。團隊成員雖然大部分人是癌癥患者,但她們排練刻苦,參與活動積極,還經常來到敬老院、日照中心義演,進村、社區開展鄉風文明宣傳、垃圾分類宣傳等活動。雙絲帶文藝隊激勵很多特殊人群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是一支滿滿正能量的勵志文藝團隊。
千燈鎮金言戲劇團自2014年劇團成立至今,保持每年演出場次不少于150場次,其中千燈鎮域范圍內100場,昆山及以外50場左右,每年累計提供公共人均文化服務不少于4.5萬人次。劇團成立至今,累計服務觀眾40余萬人次。2012年創排《龍鳳花燭》,受邀赴蘇州市開明劇場進行公益演出,獲得專家認可和觀眾的好評。
昆圖朗誦團每年舉辦“新春詩會”“世界讀書日詩會”“中秋詩會”等品牌活動。朗誦團全年參與的閱讀活動超過30次,積極與周邊朗誦團體探討,分別到上海、常州、江陰、常熟、蘇州等地和長三角地區圖書館一起聯合舉辦詩會。昆圖朗誦團是江蘇省朗誦協會的成員單位,被蘇州閱讀節組委會評為優秀閱讀推廣組織。
來源:第一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