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1-24
, 來自:江蘇省0==
小橋流水、四季繁花
田園咖啡、慢行步道……
錦溪鎮袁家甸
正在描繪一幅“新魚米之鄉”的江南鄉村圖景
袁家甸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契機
依托“昆山之鏈”這條
“活力之鏈、生態之鏈、人文之鏈、惠民之鏈”
正走出一條鄉村融合發展之路
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模式。市住建局黨組與顧家濱村黨總支部簽訂結對共建協議,著力構建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發展新格局,推動鄉村公共服務、產業提質升級增效,讓優良的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強村新動能。
積極盤活村集體資源,改造高標準魚塘413.31畝,集體種植763畝,騰退廠房5258平方米,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以多業態興村富民。
出租電瓷廠區域、垃圾中轉站等老舊資產,利用“沉睡”資產改造建設昆戀咖啡館、元點設計營等,讓“老破舊”資產煥發新活力,實現了資產的轉型升級與發展利用。
▲雄大設計營是“2022元點設計論壇暨大師聯創工作營”的延續,曾深度參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40多位設計界專家學者,利用袁家甸自然村4000平方米的廢棄電磁廠進行改造,致力于打造集“藝術教育苗圃、設計創意搖籃、設計交流平臺、設計藝術名片”四大功能為一體的昆山藝術策源地,在昆山南部水鄉,精心設計打造世界級江南水鄉湖鏈,呈現“最江南”的風景。
利用空閑民居形成了集咖啡館、主題民宿、田園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新鄉村生活體驗區,開展特色農耕、手工體驗、親子采摘、運動休閑等活動。
▲“昆戀咖啡”作為“昆山之鏈”首鏈工程緣甸段的功能項目之一,集咖啡、茶飲、閱讀、觀鳥等多樣化功能為一體。咖啡館地塊,通過協調置換實現了華麗變身。如今,昆戀咖啡館已成為無數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潮玩地,也給村莊帶來了新的生機。
搭建顧家浜村農場平臺,整合優質農田,科技賦能,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全面提升農產品產量;與上海青浦區漁業合作社以及多所高校聯動,發展智慧漁業;打造“鄉戀顧家”品牌,推廣“鄉戀米”“鄉戀魚”等農產品以及衍生產品,同時以“魚”主題文創產品為切入點,探索發展“鄉戀顧家”文創產業。
依托環澄湖地區重點項目“昆山之鏈”首鏈工程建設,實施周邊串聯工程,逐步實施緣眼橋、原點大橋、陳墓港大橋等景觀設施,通過騎行線、越野線、跑步線、游船線等將袁家甸與香村·祁莊、祝甸磚窯文創區串聯,實現區域有效聯動,形成鄉村連片建設發展格局。
▲作為“昆山之鏈”首鏈緣甸段的一個重要節點,袁家甸的“緣眼橋”不僅方便著村民出行,還成為游客拍照打卡的一處風景。
隨著首鏈工程——“緣甸首鏈”10公里慢行環線正式貫通,村莊沿線鄉村生態資源與新建景觀元素有機融合,環境全面更新提升。
改造村內的3處公共節點,增加閱覽室、驛站、鄉村市集等服務設施,在助力農文旅產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村莊服務功能。
▲改造老年活動室:豐富其功能,增加閱覽室、放映廳和公共衛生間等功能。
▲改造雜貨鋪:對建筑本身進行改造的同時增加休憩座椅,打造紅星驛站。
▲改造老黨群服務中心:在服務中心前空地上增加祈福裝置,打造心愿廣場,舉辦鄉村市集、傳統手藝表演等活動。
在村委會增設村民活動空間及昆戀驛站功能,保留現有建筑骨架及布局形式,整體立面還原了中式江南水鄉的古建筑形態,以白墻、黛瓦、透窗等老元素,演繹傳統江南水鄉的新內核,賦予建筑新的形象及內涵。
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和鄉賢示范引領作用,村重大建設及資產問題,均在民主決策會上民主表決,傾聽群眾意見。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培養村民凝聚力、向心力,促進鄰里和諧。定期舉辦巾幗助農茶話會,持續關心關注關切困難婦女兒童,扎扎實實為廣大婦女兒童辦實事、解難事。
下一步,將緊抓澄湖地區特色田園鄉村及“昆山之鏈”建設機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文旅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在袁家甸開花結果,與村民攜手共赴“詩和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