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政府印發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辦法》(蘇府規字〔2022〕10 號),方案的適用范圍是:具有我市戶籍,經市民政、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總工會、市殘聯等有關部門按程序認定的困難人員。
具體包括12類對象:特困人員、低保人員、困境兒童、精簡退職職工、低保邊緣人員、困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支出型大病人員、臨救大病人員、重點優撫對象、特困職工等特殊困難人群。
切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通過綜合施策,建立健全五重保障機制,將享受實時醫療救助待遇的困難群眾個人現金負擔金額降至5萬元以內。
《方案》提出10具體舉措,在原有政策傾斜的基礎上,困難群眾可以享受三個新的利好:
(一)政策找人: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讓政策去找人,避免困難群眾不了解政策就享受不到待遇的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二)降低就醫成本:一是由專家團隊針對困難群眾高發高費用的病種,研究制定合理診療方案,從源頭上合理控制費用;二是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種付費,嚴控醫療費用。三是推進集采成果落地,讓百姓第一時間用到放心藥、便宜藥。
(三)加強多重保障:在已有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之外,再疊加商保、慈善兩重醫療保障,實現困難群眾參加“蘇惠保”等惠民險全覆蓋,另外加大慈善幫扶力度,切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困難群眾可以享受哪些福利?
1、困難群眾無需繳費,即可享受惠民險。發生的醫療費用在三重保障后,符合規定的費用還可以向商保公司申請理賠。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參保。這是享受一切待遇的前提!
2、困難群眾醫療費用在經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醫療保險四重保障后,個人現金負擔仍超5萬元以上部分,通過社會慈善醫療保障紓困基金、慈善項目等方式多渠道化解。
也就是說,五重保障后困難群眾個人現金負擔將控制在5萬元以內!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困難群眾需要按照醫生的診療方案來治療。如果外出就醫的話,需要在醫院辦理規范轉診手續后,相關費用才能納入到我們的保障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