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300816
近日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公布了
一組知假買假典型案例
據通報
一張姓男子接連2天
在上海某生鮮食品公司刷卡46次
購買了46枚剛過保質期的熟散裝咸鴨蛋
起訴商家按46筆交易賠償46000元
2016年2月20日,原告張某在被告上海某生鮮食品有限公司購買了6枚熟散裝咸鴨蛋,每枚單價人民幣2.20元,生產日期為2015年8月23日,保質期為180天。原告同時通過銀行卡刷卡支付6次,由被告同時分別開具6枚咸鴨蛋購物小票6張。該批咸鴨蛋已過保質期1天。
第二天(2月21日),原告又在被告處購買了相同批次的40枚咸鴨蛋,同時通過銀行卡刷卡支付40次,由被告同時分別開具40枚咸鴨蛋購物小票40張。該批咸鴨蛋已過保質期2天。原告以46枚咸鴨蛋均已過保質期為由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經調解未成,訴至法院,請求被告退還原告購物款101.20元,并由原告退還被告46枚咸鴨蛋;由被告按照每枚最低賠償1000元計算共計賠償46000元。
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審理法院認為,張某購買的46枚咸鴨蛋,在購買當時均已過保質期。某生鮮食品有限公司屬于“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應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同時,購買者故意在單次交易中進行數次或者數十次小額付款,要求按結算次數累計計算懲罰性賠償金,不符合消費者通常交易習慣,與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精神不符,也有悖于誠實信用原則,不應予以支持。張某購買46枚咸鴨蛋所支付的總金額為101.2元,未超出生活消費需要,應以總金額為基數,計算懲罰性賠償金。
最終,審理法院判決被告退還原告購物款101.20元,賠償原告1012元;原告返還被告熟散裝咸鴨蛋46枚。
在另一起公布的案例中
法院也做出了相似的判決
2020年12月
沙某網購30盒“黃芪薏米餅干”
簽收后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隨后沙某又三次買了共200盒該餅干
四次總計付款4176元
沙某以產品中添加有
黃芪粉為由要求退款
并付十倍賠償
法院認為,涉事食品公司違反規定應擔責。沙某首單購買的餅干未超出合理需要,但加購的同款餅干重達18.4公斤,超出正常所需。法院認定該行為是在利用消費者保護法進行不當牟利,只對前面30盒進行了懲罰性賠償支持的認定。
對此,不少網友認為
商家銷售過期食品該賠
但消費者鉆空子斂財也不應該
☟
來源:尚法昆山
UID:985599
UID:985600
UID:985601
UID:1315378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