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張浦教育這些年,總是不盡如人意呢?或許張浦是一個不重視文化與教育的地方吧!百姓都在自發的曲線引導,張浦教育的正名與提升。卻總有那么一小波人,思想落伍、以丑為美、東施效顰!
1,對于張浦良渚實驗學校大門口的原大直路,更名為新的路名。張浦百姓群策群力,在眾多百姓自薦路名中,票選出了排名前三的新路名,推薦給了張浦鎮社會事業局民政科。張浦民政部門選擇了排名第一、得票幾百票的崇文路,(寓意張浦是一個崇尚文化,重視教育的一個地方。剛好符合張浦良渚實驗學校,在張浦被眾星的地位)。推薦給張浦鎮大直社區來配合推進工作。結果卻是本末倒置,本該張浦鎮社會事業局民政科主導的工作,竟然因為大直社區工作人員一句輕飄飄的沒有必要, 而脫離群眾基礎,罔顧民意訴求。建議大直社區工作人員與張浦公墓辦公室職位互動一下,那里不需要聽聲音,不追求成績。
2,反饋多年的商鞅路、商秧路、商泱路的路名使用困擾,一直沒有積極的推動與引導。只有掩蓋與敷衍了事。之前一直回復商鞅是人名,未在本地生活過,用來搪塞敷衍百姓。如不能叫商鞅路,最好也別矮化、諧音梗為傷秧來禍害,工農業比翼齊飛的大張浦。對于百姓根據地名相關條件,要保持地名形式相對穩定與歷史底蘊,而推薦的商羊路、上陽路等路名討論,也置若罔聞!
3,張浦趙陵良渚址與寶覺寺,都未能得到發掘與開發。清明時節,路邊到處都是燒紙留下的黑色灰跡。張浦鎮區附近缺少大型宗教燒香祈福的寺廟,只能擠在都薈四季居民區前邊,互相影響,有礙觀瞻!
張浦本可以發展得更好,希望大家都能同心同德、一起奔跑,追求張浦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