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4-09
, 來自:江蘇省0==
一、堅定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方向,推進產業賦能“百村共興”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依托華東科技中心、陽澄湖大閘蟹產業研究院、省農科院柏廬大米產業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重點做強陽澄湖大閘蟹、柏廬大米、昆山梅山豬三大優勢產業。持續開展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招商推介,推動出臺優惠政策,強化金融服務保障,吸引更多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領域。挖掘“農業+”多種功能,持續推進與昆曲、文創、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特色優勢產業帶和產業群。
二、把握宜居宜業和美內涵,推進人居環境“百村共美”
深入實施“54321”工程,統籌實施澄湖地區、陽澄湖地區、太昆常地區3個跨縣域和“澄淀”、昆韻蟹肥、稻菽豐稔、濱江野趣、吳淞農創5個跨鎮域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規劃,持續深化“澄湖之約”“陽澄之韻”等特色線路規劃。加快推動全市特色康居鄉村、特色康居示范區、“百村共美”項目建設,建立健全項目統籌調度的長效機制,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爭創一批蘇州市級“美麗菜園、美麗果園、美麗庭院”,建設一批特色精品樣板項目。
三、立足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進強村富民“百村共富”
加快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持續深化政經分開、宅基地制度等改革任務,釋放改革紅利。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無證資產產證補辦工作。鼓勵區鎮加大項目扶持,打造優質經營性載體。支持村級聯合實體抱團發展、聯合發展、異地發展。持續深化“共富基金”,拓寬發展渠道,常態化運營“昆農惠”及“昆澄投資基金”項目,鼓勵區鎮設立鎮級基金,積極推進“昆澄投資基金”二期項目。支持村級聯合實體抱團發展、聯合發展、異地發展,千方百計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四、著力鄉村治理手段創新,推進文明和諧“百村共治”
持續深化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并舉的鄉村治理路徑。持續加強“楓橋式村(社區)”建設,加強鄉村矛盾調處和調解員隊伍庫建設,全力就地、就近調處矛盾糾紛。進一步優化昆山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服務流程,打造一批貼近村民生活的特色服務品牌。健全城鄉社區議事組織及協商機制,指導開展“互聯網+居民自治”創新實踐。推動家庭積分獎勵工作,建立健全宣傳教育、互評互曬的長效機制。深入開展“百村共治”先進家庭、典型案例評選工作,努力實現村民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治新局面。
五、促進公共服務均等互惠,推進城鄉融合“百村共享”
加強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強化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全面推動擴大農村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積極創建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探索建設具備日托、全托、培訓、評估、****等功能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努力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進一步完善醫共體內部工作機制,持續深化市級醫院與各區鎮的府院合作,提升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深入開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努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來源:昆山農業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