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卷的邏輯我很多貼都請清楚了
本質問題是社會階層的競爭
底層要向中產去爬
中產要向上層去爬
上層要固化自己的階層不下落
中產也不想下落
教育是階層的延續 中產瘋狂的砸錢就兩個目標:第一不想跌落自己好不容易爬上來的中產,第二,繼續階層上升
改變不了社會的矛盾
但是從各個宏觀的政策應該重點放在教育的公平上面
教育的優質均衡公平,這是永遠的主題 如果只減學校的,實際是利好中產和上層
學校越減,校外教培越打,上層就越開心,因為上層可以干家庭老師模式.
快樂教育,減負教育,最終減掉的是窮人上升的命運.給中產增加上升的難度.而上層憑借原始積累采用家庭教師模式輕松在教育上進行上升.
例如:提招制度,如果不砸錢基本獲勝的概率小.而中產相對集中的市區提招每次都錄取的最多.真以為鄉鎮的孩子傻?那是因為鄉鎮相對于市區中產集中度少沒有利用資本化教育手段.鄉鎮進行資本化教育不充分所以競爭不過市區的提招要靠分配生度日.而資本化模式的私立學校公辦也是無法競爭提招的錄取.
[ 此帖被deseng1314在2024-05-06 16:54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