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搜搜類似的新聞,看看下面的評論。我們的問題,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這個問題不是說換個地方,買個好點的房子就能解決的。寶成的房子不夠好嗎?或者你覺得哪里的物業比較良心?把希望寄托在物業手下留情,無異于把肉給狼保管。
可以說,要比不要臉,我們沒法跟物業對抗;要比手段多,我們報過警、打過12345市民熱線、打過稅務局電話、給市長信箱投稿控訴等,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想了,可惜對方速度更快,直接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電梯停用報廢注銷登記。
但是,我們就輸了嗎?要放棄嗎?說真的,我想放棄,雞蛋碰不過石頭,誰知道對方多大的勢力呢?但是想到我買這房,也是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積蓄,指望著以后養老能多個保障。現在市場行業不景氣,工作不好找,生活太不容易了。想起不久前看過的《追風者》、電影《無名》,翻看中國近代史,突然就能感受到那股絕望了。
有位偉人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面前的困難還多,不可忽視。我們和全體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排除萬難,達到勝利的目的。
八年抗戰有多絕望,不也迎來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偉人的方針,打持久戰,迂回作戰,抓住對方的漏洞,各個擊破。
物業說下午在社區開會,討論物業費的問題,希望能協商出一個好結果。歷史上國共有過兩次合作,mao ze dong 也想過兩黨共治,畢竟,打了那么多年仗,中國需要休養恢復。但最后談判失敗,只能打,這一打,國民黨就被打到了臺灣。印證了那句話: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現在遇到同樣的困境,希望物業能吸取他們曾經的ling xiu 蔣介石的教訓,見好就收,也希望下午的會議能有個好結果。不然對于我們業主來說,直接換個物業,或者實行業委會業主自治,不是更好嗎?
注:為了避免誤導大家,特此說明一下,我 并沒有針對臺灣或臺灣人,畢竟他們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很多爛物業是大陸人自己坑自己的也有。只是這些物業的種種行為,跟國民黨有類似之處,故作為參考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