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說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去評估規劃以概率決定是否要回原籍讀初中參加原籍的中考?
第一點:本來父母就是在昆山工作的外地人,小學盡量在昆山,避免做留守兒童,在這工作可以照看小孩子,留守兒童在老家無人照看也會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昆山也強調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小學的學位是相當的充足,從積分入學就能看出來,并非積分入學的為0學位
第二點: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就要評估各種因素考慮是否回原籍讀初中參加原籍的中考?
很多原籍上的課本是江蘇不一樣的,評估因素有錄取率,學生的人數,老家校外教培的花費等
而到初中已經孩子大了即使做留守少年在原籍讀初中也不會產生大的問題
而很多人的老家的初中是有晚自習的,基本周一至周五都是在學校的,老師管得緊,并不會出現什么大的問題,老家有晚自習的初中相當于昆山免費讀私立初中. 也就周六和周日會有老家的爺爺奶奶管不住的問題
暑假,寒假直接回昆山,想補課的在昆山補,在昆山補的使勁學打贏老家的孩子,畢竟很多老家的學生補課率比昆山小.即使課本不一樣但知識點是一樣的.寒暑假時間家長下班也多跟,即使老家學了個寂寞通過家長利用寒暑假去推也不會差哪里去 什么叫老謀深算, 這就叫老謀深算.
[ 此帖被deseng1314在2024-05-24 10:04重新編輯 ]